虛幻的聖堂──日本「公投」重啟核電背後的真相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東京的雪來得特別晚,但在2014年2月8日,日本東京的天空卻突然一口氣降下了16年來最大的大雪,都心積雪超過27公分,交通事故不斷,超過五人死亡,電車停駛、活動停擺,東京人面對這場雪,措手不及。

然而在這場近乎災難的大雪之中,舉辦了一場選舉,而這場選舉的結果,似乎正將日本導向另一場災難。

前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知事」相當於台灣的縣市長),在2013年12月19日因為涉嫌收賄5000萬日圓而辭職下台。2014年2月9日,是東京都知事補選。在這場選舉之中,候選人一共有16位,其中最受矚目的有三位:舛添要一(前厚生勞動省大臣,即內閣部會首長)、細川護熙(前首相)、宇都宮健兒(律師)。這三位的政見之中,最具爭議與歧異的,就是關乎日本未來的核電政策。

即便這三位都是以無黨籍登記參選,三位卻分別受到三大政黨勢力支持:受執政黨自民黨公開支持的舛添要一,是主張「慢慢停用核電」,即是支持安倍首相「現況下應當重啟核電」的主張;而後兩者是主張「立即廢核」。在反核的兩位候選人之中,細川護熙傾向於民主黨為首的第二大在野政黨勢力;宇都宮健兒則是受以日本共產黨為首的的左派政黨勢力支持。

於是,核電政策作為為這場選舉中最關鍵的政策分歧點,加上東京作為全日本電力消費最大的城市、以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最大股東,使這場選舉被視為「日本的核電公投」。也就是說,東京的地方首長若依地方自治原則決心反核,中央政府也拿它沒輒,日本將會維持現在停用福島核電廠的狀態。因此這次選舉到底是自民黨集團獲勝、還是在野集團獲勝,將會決定安倍晉三近年來一連串右翼的「日本崛起」政策中最後的一環──「原発再稼働」──重啟核電廠的政策是否能夠成功執行。

然而,這場「日本的核電公投」,遇上了二月八日開始的、東京16年來最大雪災。在二月九號投票日當天,大雪不斷,多處投開票所作業受到影響。當天晚上七點半,這場「核電公投」的結果是,擁核派的舛添要一獲勝,獲得了兩百餘萬票,得票率大約是43%。受大雪影響,這次選舉的投票率只有46.14%,和上次的62.60%差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三一一地震的錐心之痛至今猶在,台灣作為三一一地震全世界援助日本最多的國家,必定非常困惑,日本經歷了像世界末日一樣的核災,為什麼還要重啟核電?為什麼在核災陰影籠罩將近四年的今日,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即便日本主流民意對核電的評價絕對是負面居多,卻正因核電議題如此敏感,在政治利益的糾纏之下,選舉期間,候選人開始避談核電,甚至主張「核電政策是國策,不應與地方選舉扯上關係」,有些平面媒體更拒絕刊登專家對核電政策的評論,讓原本的專家開始拒絕上電視。最令人咋舌的是,小泉純一郎公開支持反核派細川護熙的應援演說,主流媒體由於親執政黨之故,幾乎完全沒有報導,甚至流傳著日本媒體界有著說好不報小泉的共識。這樣的現象在過往的選舉前所未見!小泉影響力之大,一般而言電視台不可能不報導,但卻在這次的選舉發生了。

另外,在野勢力的分裂,也是此次選舉應當注目的點。日本是個多黨國家,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在三年前核災發生時,由於應變政策的徹底失敗,除了讓人民對民主黨的核電政策失去信心,更使日本反核的左翼力量無法有效與在野黨整合。即便如此,就算把第二和第三高票的候選人得票加起來,也是低於舛添的。

那麼,到底為什麼自民黨的擁核政策明明與反核的主流民意相反,竟會如此受到民意支持?

事實上,台灣人應該不陌生,安倍晉三任內最為人所知的當屬他的「安倍經濟學」──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大貶,刺激出口經濟成長。然而,日本作為一個缺乏能源的國家,火力發電需要進口化石燃料,在如此不利進口的貨幣政策下,安倍勢必重啟核電,以取代火力發電,降低進口能源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換句話說,「重啟核電」是「安倍經濟學」光環下看不見的邪惡政策。

而安倍經濟學背後的目的,便是完成安倍晉三心中「重振日本」的夢想,並分為「富國」與「強兵」兩部分的政策來執行。「富國」部分,主打「安倍經濟學」;同時「強兵」則是大力加強著日本民族主義的宣傳,除了前些日子參拜靖國神社、挑動中國情緒、重編教科書、強調領土問題之外,更重要的下一步便是修改憲法第九條的和平原則,讓日本不再是二戰後因為有著「和平憲法」而「不得宣戰」的國家,而是有了「民族自尊」的強國,並將這稱作「國家正常化」。

這樣抬頭挺胸、重新做人的日本,是自九零年代讓全國一蹶不振的泡沫經濟以來,日本國民未曾嚐過的甜頭,夢幻得如同漫畫「聖堂教父」裡所描繪的偉大日本、理想「聖堂」。日本政府正在用復興的腳步舔舐著核災的傷口,而日本人民卻忘記了,讓傷口仍陣陣作痛至今的禍首核電,也再次蟄伏在生活之中,隨時可以再次毀滅這個國家。

這是一場令人錯愕無語的大雪。核災慘烈如日本,在今日尚且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取道日本,想想台灣,我們的廢核之路漫漫,彷彿望不見盡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