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核災
國防外交
黃嘉琳
3 月 30,2015
一齣設計開放日本輻射汙染地區食品入台的戲碼?
日本福島核災五縣市食品闖關事件爆發,凸顯台灣相關單位管理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把關千瘡百孔,讓民眾頻頻驚呼:「這些年,我們一起吃下多少輻射食品?」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亡羊補牢的措施是立即將產品預警性下架,並且將採樣商品送原能會檢測。根據3月2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451件樣品皆未檢出人工放射性核種銫-134和銫-137,宣稱疑似問題產品均未超標。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2,2015
【日本想想】 在遺忘和記憶之間書寫──震災四週年,日本依然努力著
東日本震災已屆滿四年,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場悲劇似乎已成舊聞,日本大致上已回到過往的步調,力拚經濟,但對當地人而言,復興與傷痛,仍是現在進行式。損壞的建築物可以再重建,匱乏的收入可以再掙錢補足,但內心的缺口,是四年時光可以治療的嗎?當人們反覆傾訴「傷痛不該被遺忘」,痛苦和恐懼究竟該被記下抑或拋去,受災者的心靈如何得到解放,仍然是日本國民全體的重要課題。...
書評書介
劉黎兒
6 月 22,2014
【書評書介】核是死亡觸媒
「我們活著時/無法使之恢復/嚴重至此的事/ 是同時代的人所為/自己不就是共犯嗎」 ——大江健三郎《晚年樣式集》 ...
林彥瑜
2 月 17,2014
虛幻的聖堂──日本「公投」重啟核電背後的真相
今年東京的雪來得特別晚,但在2014年2月8日,日本東京的天空卻突然一口氣降下了16年來最大的大雪,都心積雪超過27公分,交通事故不斷,超過五人死亡,電車停駛、活動停擺,東京人面對這場雪,措手不及。 然而在這場近乎災難的大雪之中,舉辦了一場選舉,而這場選舉的結果,似乎正將日本導向另一場災難。 前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知事」相當於台灣的縣市長),...
環境經濟
張學逸
3 月 08,2013
核四:社區大樓裡的特殊炮竹工廠
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說法,讓更多人注意核四的危害,是反核運動最大的挑戰,因為這種科技突變的產物,很難找到符合一般生活情境的比喻,筆者建議不妨以「社區大樓裡的特殊炮竹工廠」來做切入和說明。 台灣的面積只有3萬6千平方公里,車諾比核災的輻射污染就超過4萬平方公里,因此若依核災影響的範圍,核四就是每一個台灣住民的鄰居,所以討論核四,可以將台灣比喻成一棟社區大樓,...
環境經濟
吳易澄
3 月 04,2013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約莫一年多前,一位從日本福島逃出並打算移居台灣的女生來到診間,希望我能為她開立證明,因為無法再面對絲毫的輻射暴露。由於移民需要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包括胸部X光,行醫者皆知,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微乎其微,當然不至於造成身體傷害,但是加上福島核災帶來的恐懼加成,即使是聽到輻射,核電的資訊,也能讓人驚恐萬分,輾轉難眠。 在開立「創傷後壓力疾患」診斷證明時,我深知這樣的診斷根本不足以精準對應她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