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置的平庸比邪惡更可怕

友善列印版本

「學而優則仕」是儒家許諾給讀書人的希望,讀書人為此折腰者,不知幾凡,但要像江宜樺入朝為相沒幾個月就做到天怒人怨,連自己的學生都以公開信譴責的,恐怕是史無前例。但江院長顯然無動於衷,還對主張「civil disobedience」的學生說文解字起來,認為「civil」有「文明」、「遵守法律」的意涵。官逼民反者不知慎藉恐懼,還要如此野蠻硬拗,以詞害意,難怪當年國共內戰「civil war」不夠「文明」、不夠「遵守法律」。和大詩人余光中把「bumbler」解成「大智若愚」有異曲同工之趣,不同的是,詩人拍拍馬屁,大家一笑置之;這次行政院長與內政部長一搭一唱,李鴻源揚言「依法究辦」,大有秋後算帳的恐嚇。野蠻將至,公民小心!

江宜樺被稱為「小馬英九」不是偶然,他的崛起是有脈絡的。原本一介學者,雖是著作等身,但非開宗立派之輩,學術上並無突出的成就,也未聞其對公共議題的意見,遑論參與公共事務。只是他在政治學領域裡,剛好研究鄂蘭對極權主義批判的政治思想,符合我國民主化的思潮。此外,在國內紛擾的認同問題上,謹小慎微,不敢選邊,以擦邊球的方式提出「公民民族主義」,主張以憲政主義來解決統獨問題,雖不是什麼新的政治思想,但顯得相當政治正確,可用來互補馬總統一路反民主與「化獨促統」的既定印象,既能強化馬總統的包裝工程,也符合馬氏用人哲學。

儘管如此,外界在江宜樺換跑道之初還是有很大的期待,但失望之餘很快就認定他背叛自己過去的信念,很自然地把他歸類為「龍應台主義」,也就是說,當官後有了老百姓所沒有的「全方位」視野,腦袋就要跟著屁股一起換掉。這樣的批評似乎已成為主流,但如果我們更仔細檢視江宜樺過去的思想,我們發現江宜樺其實是相當一致的。

根據江宜樺自己的描述,少年時固然立志成為自由主義者,但不是來自思想上的解放,而是慘綠少年對家教嚴苛的反抗,才望文生義,對自由主義產生浪漫想像。思想成熟後成為「擺脫不了儒家思想」的知識分子,貫穿其所著《自由民主的理路》的中心思想,完全承傳國民黨在冷戰下對自由民主的詮釋,強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與自由主義格格不入。

在巨變的時代中,一個溫吞的犬儒,本來就很容易被誤認為理想主義者,而他也樂於利用這個美麗的誤會。但江宜樺畢竟被推上了第一線,每一個政策都是一次檢驗,再無模糊的空間。做為一個曾經研究鄂蘭的學者,江宜樺自然難逃大眾用鄂蘭的理論來批判,但挖苦諷刺者多,真正以鄂蘭理論企圖在平庸與邪惡之間替江宜樺找到位置者少。這當然要歸咎於江宜樺就任行政院長以來的強悍作風,短短六個月所激起的民怨之大,彷彿非用邪惡不足以描述江宜樺的本質。

但江宜樺終究是位如儒生,而儒家從來不是邪惡的思想,卻是平庸的製造者。儒家始終倡議以私德來救濟失敗的公共政策,依此政治哲學,在國家財政崩潰、貧富差距惡化之際,江宜樺提倡「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來消解民怨。儒家的形式主義也體現在「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上,不憐憫無辜的牲羊,只愛表面的古禮,演變成只講強拆大埔的形式合法,卻不顧被實質犧牲的拆遷戶,遑論去探討惡法本身的道德危機。同樣的邏輯,無視在核災威脅下的人民,也不問公投法本身所製造的民主危機,執意要用形式上的公投解決病入膏肓的核四。

再往大處看,如果江院長只是馬總統身邊平庸的「小艾克曼」(Little Eichmanns),那馬英九是邪惡的來源嗎?反馬者早就認定馬是邪惡的偽君子,但筆者仍有所保留。也許馬江的能力尚不足以論述一套邪惡的理論,他們只是十足的平庸之輩,但這不是要卸去他們的責任,也不代表由他們領導是一個較安全的選擇。想反的,錯置的平庸比邪惡更可怕,因為邪惡者必須頭腦清楚地保持著目的理性,我們尚有空間與之對話,辯論價值;但平庸者只剩工具理性,完全服膺在預設的價值裡,毫無反省的空間,甚至自我毀滅也在所不惜,這正是鄂蘭認為邪惡可以藉平庸無限孳生的所在。

不是嗎?當我們放心地把政權交給平庸的馬總統之後,這個國家卻經歷了比「邪惡」的蔣李扁政權,更錯亂,更危險,更痛苦,更不可理喻的年代。在一個預設的歷史使命驅使 下,馬總統也不過是個絕對服從的「小艾克曼」罷了。邪惡者可以說服,平庸者只認一條路,再多的辯論、國是會議都只是浪費時間,只能藉由外力抵制平庸者的危害。

當然,如果讀者堅持馬英九江宜樺為邪惡之人,筆者也能理解,畢竟鄂蘭對「小艾克曼」的描述至今仍充滿爭議。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鄂蘭「邪惡的平庸」(Banality of Evil)是一個極具創見的政治哲學,歷史上的確充滿人為的浩劫是出於平庸,不是出於邪惡,但鄂蘭舉「小艾克曼」卻是個錯誤的例子。鄂蘭並不了解艾克曼,艾克曼完全知道他在做什麼,是個有意識、十足的邪惡之徒。也許筆者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平庸還是邪惡,馬英九江宜樺都不該繼續待在那個位子,公民們恐怕就只剩罷免一途了。

參考文章:《蘋果日報》 焦點評論:把江宜樺拉向邪惡的力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