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遠的情書】:我愛二手貨

友善列印版本

大概從高中開始吧,我對二手貨充滿了興趣。就讀的士林高中附近,有一家賣英文雜誌、書跟黑膠唱片的二手書店,位於當時的美國學校對面,那是我喜歡去的地方。然後從精神面擴展到物質面,也常去萬華的估衣市場尋寶。

挖二手貨寶貝,經濟當然是因素,可是更重要的是,我比較能夠找到不限於當下話題、不屬於彼時流行的東西,更有甚者,因為二手貨的進貨源頭迥異於一般商品的來源,光是尋寶的樂趣就憑空增加好幾倍。

老實說,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老爸老媽起初對於我喜歡買二手貨的習慣頗不適應,可是家庭的傳統是尊重每個小孩,所以看我穿舊衣服也沒得皮膚病什麼的,久了也就不當一回事了。不過1 979年赴美留學,離台前一晚,母親幫我整理皮箱,見我一箱子都是二手舊衣服,還是忍不住抱怨,「人家美國人大概以為我們台灣都是穿這種衣服在過日子的。」

在美國那十多年,是我買二手貨的黃金時代,不但曼哈頓每逢週末,都有好幾處跳蚤市場,二手書店、救世軍舊衣店更是隨處找得到,遑論住宅區的garage sale,我喜歡去那些地方逛來看去東翻西撿的。

有一次,在一個跳蚤市場看到幾張洋基球場多年前整修時淘汰的舊椅子,鑄鐵的基座木條椅面,加上大家熟悉但有點褪色的洋基藍,漂亮極了。雖然自己並不是洋基球迷,舊椅子的價錢也不便宜,可是還是買了一張,當成家裡進門處穿鞋子的座椅。

多年後回台灣,家裡太擠沒地方擺這張椅子,於是暫放爸媽家,結果有回老媽整理房子,見這二手貨也沒人搭理,就丟了,當時得訊只覺有點惋惜;再過一些年,王建民掀起洋基熱,才開始痛惜那張椅子就這麼bye了,因為台灣有哪個人家竟然有一張洋基球場的老椅子?

用二手貨多年,某些生活面向好像已經被制約了,就是要二手貨;問題是,有些二手貨比新貨還貴,這已經逾越了當初用二手貨的概念。可是當某個特定時期的時代感已經成為自己用二手貨的重要原因時,經濟因素只好被擺到一旁,貴一點(有時不止一點)就貴一點吧。

年輕時養成用二手貨的習慣,我覺得對自己人生最大的影響,就是「不介意」這個概念。不介意這件衣服曾經穿在某人身上,不介意這本書曾經被某人翻過甚至加註過,不介意某人曾經坐過躺過這張沙發,也不介意這套酒杯曾經讓多少人吐出真言。

幹嘛介意?只要沙發還能坐書刊沒缺頁酒杯不漏水衣服洗過挺乾淨的,幹嘛介意。

於是我覺得自己生活上隨遇而安的態度跟這大有關係,有機會吃好穿好,挺好,沒有這個命,也沒有關係。一個穿二手衣服用二手家具的傢伙,穿不起設計師衣服買不起幾秒內可加速到一百公裡的車子,我在乎嗎?哈哈哈。

可是常去我家吃喝開會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坐的椅子,用的餐具,聽的搖滾,很多雖然都是二手的,可是座椅舒服餐具美觀音樂感人,他們置身在一個二手的環境裡,享受的,卻是第一手的充滿歷史感覺與環保意識的溫馨。

這是為什麼我始終愛二手貨,這個愛,深到必須寫封情書給她的地步。

 

延伸閱讀:【馮光遠的情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