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日晷之南
友善列印版本
作家、翻譯家,著作與翻譯作品有數十冊,例如《菩薩有難》、《來信》、《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親美與反美》、《編輯這種病》等等。
友善列印版本
所有文章
邱振瑞
2019-10-24
【日晷之南】小林秀雄的政治哲學
從任何視點來看,作家文藝評論家小林秀雄(1902-1983)是個奇才,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在文壇上有隆重地位和聲譽,在世俗社會裡,經歷過多次生命轉折,正因為這個生命特質,更加激發了我們的好奇興趣盎然地探究下去。但我們想追問的是,在戰爭的年代裡,一個作家用晦澀的語言明哲保身之餘,其真正的思想哲學還能走得多遠? 耀眼的生命軌跡 根據小林秀雄的年譜指出:1925年4月,...
邱振瑞
2019-10-14
【日晷之南】危險的心靈——大川周明
說到二戰前日本右翼思想家大川周明(1886-1957),我們自然會想起德國納粹時期的桂冠法學家卡爾・施米特,將其以之比較和批判,其思想在發動戰爭的法理性和正當性的影響力。進言之,當我們壓抑不住好奇心,試圖爬梳日本現代右翼思想譜系和天皇體制的源流,與戰勝國一同清算日本於二戰期間的戰爭罪責時,斷然無法繞過大川周明這號人物。也就是說,在這種條件制約下,我們似乎只有通過大川周明的思想作為文本,...
邱振瑞
2019-09-29
【日晷之南】等待日落的不幸之人——夏目漱石《門》
小說家夏目漱石堪稱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巨匠和代表性的國民作家,他的作品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其創作出一系列長篇傑作,細緻地揭示出日本近代社會中的變貌、日本人幽微的心理狀態,及其關於生活方面的細節。而正是這個文學性的描述特質,一多百年來,其作品持續受到廣泛閱讀和研究。更準確地說,他的小說具有跨越時間的現代性,直通人性和生活的底蘊,給研究者開闢了詮釋的空間,並得以回顧和見證明治時代的光明與黑暗。...
邱振瑞
2019-09-17
【日晷之南】不幸中的幸運——中原中也
在日本詩歌的天空中,中原中也(1907-1937)是一顆不可抹滅的明星,值得同病相憐者和關注憂傷的人,向他投以最誠摯的目光。在他的詩行裡,尤其蘊藏青春與孤獨的糾纏,帶有濃烈的象徵主義氣息,引起讀者們的持續共鳴。這位國民詩人的生涯雖然短暫,但卻有跨越時空界限的抒情魔力。 按照中原中也的年譜來看,他於少年期間,即擅長作文和嚐試新體詩歌的創作。有一次,他在雜誌上看到譯自俄國白銀時代的安德烈....
邱振瑞
2019-09-11
【日晷之南】同在堤岸上的垂櫻
探討近代日本左翼和右翼知識人的形成和變化,應該是一趟穿越歷史的旅行,隨著探索其文化環境的深入,我們將得到更多線索,進而找到其知識的原型,因為原來這些成群而來的知識人,他們曾經同屬於一個研究機構,只是後來因政治思想歧異而分道揚鑣。而他們向左或往右的政治選擇,也構成了近代日本思想論爭史的底本。以設立在中國滿洲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為例,直到二戰結束為止,這個奇特的智庫都發揮著核心作用。換言之,「...
邱振瑞
2019-08-28
【日晷之南】詩歌就是創傷——峠三吉
破碎時代的詩人 走進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我們多半會為「原子彈轟炸死難者紀念碑」的肅穆氣氛所吸引,因為這個浩劫無比沉重,呈現的形式如此簡樸,使得我們無從迴避這個隱微莊嚴的思想空間。按照館方資料指出,紀念碑由兩部分組成,中間是一個石棺,覆罩在穹頂之中,穹拱頂部呈馬鞍形,這樣的設計是得益於古墓葬中的房屋和土俑的啟發。它亦被稱為廣島和平紀念碑,建碑的目的在於「...
邱振瑞
2019-08-20
【日晷之南】不可挑戰的莊嚴:深澤七郎〈風流夢譚〉
現今回想起來,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似乎縈繞著詭譎不安的氣氛,兩部爭議性的短篇小說發表後,發生了兩起恐怖的刺殺事件。上述事件顯現出政治猥褻和詆毁天皇的言論尺度極限,這兩個領域不容許任何挑戰,誰有膽量叫陣,就得付出慘重代價。在那個時點,深澤七郎《風流夢譚》和大江健三郎《一個政治少年之死》,正扮演著探觸這道界限所在的先行者。 諷刺的前奏 〈風流夢譚〉是一部短篇小說,...
邱振瑞
2019-08-08
【日晷之南】全民懺悔論與政治修辭學——東久邇稔彦内閣
對於日本現代史而言,1945年8月15日,絕對是個特殊的時刻,在那個季節裡,有島國酷熱難擋的煎熬,有如雨降臨的蟬鳴,還有隨著戰敗後的幻滅感,以及誰來承擔戰爭責任的問題。毋庸置言,這些複雜因素必然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壓力,卻不時又巧妙改變形式撲向日本國民的面前,使得受制或習慣於集體意識驅動的日本國民,一時找不到恰當的語言表述。然而,在釐清戰爭責任之際,能夠明確運用政治修辭學,...
邱振瑞
2019-07-24
【日晷之南】愛國主義與戰爭的距離——佐多稻子
在同屬日本普羅文學作家陣營中,尤其面對反戰和支持戰爭的良心時刻,無論是其從作品探討或者思想立場來看,宮本百合子和林芙美子都比佐多稻子更多地進入研究者的視野,讓研究者重返於那個歷史時空下,置於客觀性的歷史舞台進行評價。只不過,我們不禁要追問:為何佐多稻子的作家經歷較少被提及和檢視呢?這是否意味著作為愛好文學的讀者公眾,從其生涯和文學經歷做實證性的考察?又或者我們可以從中看見戰爭時期特有的歷史鏡像,...
邱振瑞
2019-07-09
【日晷之南】反戰思想的譜系——久野收
自由是20世紀的政治中最突出的問題。 與其說,久野收(1910-1999)是個社會運動改革家,不如說,他是個身體力行的思想家。1933年,他就讀於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師事西田幾多郎、田邊元、九鬼周造等人,並受到其思想的啟發。1933年,發生了著名的「滝川事件」(註1),此後,他結識了京大哲學科的年輕講師中井正一,共同參與編輯《世界文化》雜誌,旨在通過憲政知識的普及來批判國家的權力結構...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專欄作家
邱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