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書評書介
文國士
8 月 15,2019
《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被症狀折磨時, 跟著幻聽與妄想,混亂而狂暴。 他更一度放棄自己,吸毒、飆車,差點殺人! 寫下親身故事,像是用雙氧水洗傷口一樣灼熱而痛苦, 但,療癒從此開始…… 媽媽悄悄告訴我:「你的親生父親,其實是黃義交!」 爸爸因妄想喊叫:「怎麼辦?有人要殺我!」 在我家,這叫平靜。 媽臉上有一道長長刀疤,是爸爸抓狂砍的,他硬指媽媽偷人。...
歷史書寫
馬非白
8 月 18,2019
【被遺忘的歷史】蔣經國、228、血濺嘉義火車站
嘉義在二二八事變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區,事變發生時所組成的民兵表現得最凶悍,對軍事重地的包圍戰進行得最激烈,也是最早跟中國國民黨蔣軍談和,卻是遭到蔣軍公開槍決人數最多的,尤其在蔣經國和白崇禧視察嘉義的前後幾天,蔣軍的屠殺幾乎血染了嘉義火車站廣場。 1947年三月八日,蔣介石極權政權派出精銳部隊登陸基隆,展開屠殺行動之後的隔天就宣佈戒嚴。十日起,陳儀憑藉強大軍力的靠山下令解散「...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1,2019
【被遺忘的歷史】錯亂時代下的台籍老兵自焚者:許昭榮
暗暗的時陣看海的形影 海的形影起落的形影 暗又擱明暗又擱明 若親像失落佇過去的人生 擱干若返來咱土地的人生心 ——李敏勇 他是台籍日本兵,也是中國國民黨蔣政權的台灣技術員兵;在日本受過訓,也在中國受過訓;曾參加國共內戰,更被蔣政權派往美國接收軍艦;竟成了蔣政權海軍第一件台灣獨立案件的政治受難者,刑滿還遭到兩次非法拘押...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賴慈芸
9月 19,2019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上)
台灣與翻譯自始就難以分割。台灣初登世界舞台,就是在大航海時代,島名「福爾摩沙」即為歐洲語言的音譯。台灣歷史以移民和殖民為主軸,每一次不同民族的接觸自然都有翻譯活動。但早期與歐洲文化的交流,可供研究的翻譯文本有限;清治時期的翻譯活動以原漢通譯和傳教士的翻譯為主,與清帝國其他邊陲地區差異不大。日治以降,日本既為東亞最早接受歐洲文化的重鎮,台灣也不能自外於亞洲的現代化浪潮,翻譯局勢大開,...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0 月 14,2019
【日晷之南】危險的心靈——大川周明
說到二戰前日本右翼思想家大川周明(1886-1957),我們自然會想起德國納粹時期的桂冠法學家卡爾・施米特,將其以之比較和批判,其思想在發動戰爭的法理性和正當性的影響力。進言之,當我們壓抑不住好奇心,試圖爬梳日本現代右翼思想譜系和天皇體制的源流,與戰勝國一同清算日本於二戰期間的戰爭罪責時,斷然無法繞過大川周明這號人物。也就是說,在這種條件制約下,我們似乎只有通過大川周明的思想作為文本,...
電影戲劇
林志都
12 月 03,2019
Mi casa no es tu casa:由「鋒迴路轉Knives Out」看美國的族群變化寓言
在阿根廷作家Julio Cortázar 1947年首次見刊的短篇故事「La casa tomada被占據的房子」裡,無名的主角兄妹住在一間祖傳的老房子中,靠著祖產過活,與世無爭,直到一連串的噪音顯示一群入侵者侵入了房子。兄妹兩人不敢與這群他們兩人自始至終都未親眼看見的入侵者衝突,而只是逐步撤退,將一間又一間的房間放任讓噪音佔據,直到最後不得不逃出房子。 對於這篇故事的涵意有許多種解釋,...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王泓亮
12 月 12,2019
【男人想想】融入式父職的難題:只是爸爸不夠加油嗎?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
文化研究
陳威臣
12 月 25,2019
【鐵份補給】宇高航路停航,看日本的連絡船史
12月15日晚上7點50分,一艘準備要前往本州岡山宇野港的渡輪,緩緩的離開四國高松港,此時這艘渡輪響起長笛,岸上所有人都鼓掌歡送,也有人向著這艘逐漸遠離的渡輪說著謝謝。 隔天16號開始,往來於岡山宇野與四國高松的渡輪,就將停航,自1910年開航的宇高航路,也終於走入歷史,在交通日益進步的今日,雖說這是不得不的發展,但也讓人覺得失落,畢竟這條歷史長達109年的航線,陪伴過多少人們,...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9,2020
【戰地眺望】沉默的衛兵:戰地有刺植物的故事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教育文化
臧威環
4 月 01,2020
【勵馨想想】她、他、還是TA?從歐語經驗反思台灣性平書寫之路
'Hi! My name is John, my pronoun is he/him. Nice to meet you all.' 嗨!我叫約翰,我的性別稱謂(人稱代名詞)是他/他,很高興認識大家。 這是筆者在英國留學時,第一次聽到同學做自我介紹,發現他竟然會特別強調自己的心理性別,著實讓人感到驚艷。對於母語為中文的使用者而言,他/她在口語的使用上都發ㄊㄚ,...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