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政黨政治
陳俊光
1 月 09,2016
沉悶的非終結戰──《自由幻夢》與2016大選
因為很喜歡《飢餓遊戲》的原著小說和前幾集電影,就去看了最後一集,頗感失望,也有許多網友批評它沉悶,正如許多人對大選的評論。但兩者相似的地方不僅如此,還有:兩者都被誤會為「終結」、誤會中都潛藏危機、預防危害都需要細緻操作。筆者將以「為何沉悶卻危險」、「自由幻夢與小英柯茵」、「非終結戰後的台灣國會」為題,討論其中的異同。 為何沉悶、沉悶表象下有何危險 許多觀眾指責這部電影沉悶,...
ET
1 月 10,2016
大橘子,對不起,其實沒有人能幫你
「原常在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一帶出沒的街貓『大橘子』,上周12月28日下午4時遭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澳門僑生陳皓揚虐殺⋯⋯」──《蘋果日報》 在大橘的殞落後,眾多畫家、評論者不免在網路上發聲,而台大粉專更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洗板以及公關危機,綜觀過去筆者以往的動保經驗,我只能默默的說一句:「大橘子,其實沒有人能幫你。」 不少以往在學運、社運界嶄頭露角的評論者紛紛針對網友過激的連署、怒罵、...
史努比
1 月 11,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讓歸鄉車燈再次點亮跨世代台灣民主
台灣每逢選舉時的全國大移動,會不會是春節返鄉潮之外第二大的移動呢?那一輛又一輛長途巴士和一截又一截台鐵、高鐵車廂,在南下北上的車道、軌道上所散發出的燈光,應該和過去數十年來一樣,總在選舉前一夜的台灣島東西兩側,串成如同2004年「手牽手護台灣」一樣的光之鍊吧!無意間看了幾支催促青年返鄉投票的文宣影片和廣告之後,這麼問著自己。 如今政黨對年輕人的聲聲呼喚和催促,...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12,2016
【學與業壯遊】 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
政黨政治
囁
1 月 12,2016
選舉真的重要嗎?──致318的青年行動者們
對許多人來說,這次的選舉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不只是單純的滅黨行動,更重要的是,讓第三勢力政黨得以抬頭,如綠黨、社民黨或時代力量,讓更多元的政治聲音在政治上得以嶄露,這是屬於體制內的鬥爭;但是,要小心選舉,台灣的代議民主是介於封建王權政治與民主政治之間的模糊地帶,為何與王權政治有關?因為通常在大多人投完票之後,你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投票投給的那個人實際上到底在做什麼,...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 月 13,2016
【日本想想】 青春18:用鐵道串起說走就走的熱血旅行
日本北海道一座偏遠小車站,為了讓一位女高中生能順利上學,堅持營運,今年女孩畢業後,它也將在三月功成身退廢站的溫馨小故事,亦被台灣媒體報導,引起討論。車站牽起一段又一段的鐵道,把追夢的人帶往遠方,也把心愛的人送回身邊,編織出無數故事。而在日本,一張車票,就會是一段青春記憶。 喜歡到日本旅遊的人一定對JR PASS不陌生,但日本JR還有另一種車票,叫做「青春 18」。...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蔡宜文
1 月 13,2016
政治與選舉中那些不必要的性別修辭
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熱熱鬧鬧的總統立委大選,就迎來了三個以個人的性別與性別氣質為攻擊重點的新聞,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丁守中批評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年紀已坐四望五還稱呼自己為姊姊,新黨黨主席郁慕明認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單身比較狠,以及說對手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林郁方。 這彷彿就是針對於重視性別議題者的初春一聲雷,雷醒了我們對於選舉中性別如何被操作,...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余思賢
1 月 13,2016
布丁三姊弟事件的反思:階級翻轉的高牆
最近布丁三姊弟的事情在網路上罵聲連連,兩年多前跟現在的輿論風向形成強烈對比。網友憤怒的主因之一,是三姊弟依靠愛心脫貧之後,一面用奢侈品,一面仍然靠民眾愛心賺錢,於是說謊、濫用愛心成了理所當然的道德罪名。我想先排除個人道德爭議的部份,討論這件事情背後的階級翻轉問題。 讓我們思考兩個問題: 1. 這種輿論壓力會不會讓更多弱勢者只敢縮在「可憐」的形象中?...
歷史書寫
廖志峰
1 月 14,2016
公園裡的銅像
天氣好的時候,你會看到公園入口處,有一位老伯推著修理皮鞋的車子,在大樹下修理皮鞋,旁邊總會有二三個人陪伴、聊天,應該都是住在附近的人吧,我想。有時也看到有人拿鞋子來修理,不管是男鞋、女鞋,老伯都低頭辛勤地補綴。對於不修理皮鞋的我,不好意思走太近,覺得是一種冒犯。不管是鞋匠或顧客,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沒看過年輕人來修理皮鞋,也許,鞋子壞了,就直接丟掉了。 下午的時候,...
教育文化
林易瑩
1 月 15,2016
成大學生會長選舉中的比基尼照妖鏡——談學生自治與校園政治參與困境
去年底,成功大學現任學生會長因學生議會彈劾通過,出現空缺,成功大學須辦理學生會長補選。然而,由於原本的學生會長任期僅剩下五個月不到,補選的會長縱使有任何政見規劃,也很難順利推行,甚而還有要替上任會長收拾爛攤子的困境。因此,這場尷尬的學生會長補選不僅候選人難產,校園關注度也普遍不高,直到我和運動夥伴吳馨如的投入。 我的夥伴一直以來,長期在校園性別政策以及黑箱校長遴選程序問題耕耘。對我們而言,...
‹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