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政黨政治
奉君山
12 月 26,2015
別再相信短視的政策紅利了,這會帶來更大的悲劇
朱立倫劈哩趴啦提了一堆政策要扭轉「薪情」,但他顯然對經濟運作的邏輯毫無認識,只懂得拿政治力強制來創造短期的紅利。但這些短期紅利,長遠來說卻會帶來更大的浪費。就拿「通過高階職能鑑定學員,保證平均薪資不低於每月新台幣四萬元」這條來說,我們來談談它會帶來什麼樣的短期紅利和長遠浪費。 我們要先認識到:任何制度都有成本。這裡成本說的不只是錢,還有時間、心力、可能性。擺在個人來說,...
教育文化
曾明財
12 月 26,2015
【眷村想想】 我們這一班
1965年9月,我就讀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六年級畢業,我們這一班都沒有分班,更是篤行國小數十年以來,第一個升到五年級「實驗」男女合班成功模範,同學相處融洽,情同手足。 一年甲班新生高達84位同學,1號蘇新峰、2號蔡瑞壁、3號駱明俊、4號蔡肇桂、5號饒志昌,一直到84號的女生宋名惠,都可倒背如流,我則是18號。 開學日,全班同學都在座位上乖乖坐著,唯有一名男生李啟仲衝出教室大聲哭喊,...
全球脈動
鍾宜庭
12 月 26,2015
我為什麼要跟你姓?──從判決看日本夫婦別姓問題
12月16日,日本最高法院判決現在日本民法750條中的夫婦同氏原則不違憲。在為這個長達四年的訴訟案畫下句點的同時,也再度在日本社會中掀起了關於夫婦同姓議題的討論。 從「家制度」到現今民法 「家制度」為日本明治時期在民法規定下以戶主為中心的家庭制度,這個制度甚至也還持續影響著今天日本社會對於家庭的想像與塑造。家制度之下,每個家庭需要有一個戶主。戶主基本上為男性,...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
中國問題
張瀞文
12 月 27,2015
想想書摘:所謂的「兩國論」是錯的,蔡英文主持的其實是「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專案小組」
「參謀總長湯曜明先生,要來跟蔡諮詢委員拜年。」 蔡英文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一年春節,湯參謀總長在諮詢委員辦公室看到她的時候,臉上驚訝的表情。蔡英文心想,參謀總長一定在想「怎麼這個看起來像是學生一樣的小女生會是蔡委員!」 一九九八辜汪會晤,蔡英文以辜老英文秘書的身分隨行,面對大陣仗的國際媒體,擔任英文發言人的她條理分明、說理清晰的發言表現,深獲當時總統李登輝讚賞。...
書評書介
楊傑銘
1 月 02,2016
「再見香港」:《島嶼・浮城》中關於愛與期盼的故事
移民熱潮背後的真相 2013年香港電台鏗鏘集的「移民台灣」的專題,掀起了香港的一股討論熱潮。根據統計,2014年香港人移居台灣的人數是2011年的三倍,已達到7500人,但移民的人數,僅微幅上升至每年700人。這耐人尋味的數字背後,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單純的移民台灣這麼簡單,其後更牽扯著近年來社會狀況的變化,造成這一股移居而不移民的現象。 這移居而不移民的現象反映的可能是:第一,...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博濤
1 月 03,2016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打獵視為一種生業模式
不管是站在保育動物、維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哪一方,這次的布農獵人事件,已經開啟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生態知識與西方自然科學、法律等多面向的討論契機。但目前討論仍然限縮於「打獵」這個單一的行為,並未觸及狩獵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不論支持或反對這起事件,許多人過於單一化的討論打獵這一個行為;但狩獵絕對不單單只是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業系統」,也是原住民與祖靈、超自然、自然的對話與溝通...
史努比
1 月 04,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朱立倫的coulda和宋楚瑜的shoulda
曾讀過英文老師撰文表示,should、could、might、would這類的語氣助動詞,是台灣學生最拙於使用的詞彙之一,多數人更是不擅用、也不了解should have、could have、might have和would have的用法。上週六看著朱立倫和宋楚瑜在第二場總統辯論中聲嘶力竭、唱作俱佳的賣力演出,這些句型語法突然湧現。朱宋二人簡直是拿來教could’ve和should’...
音樂藝術
陳怡秀
1 月 06,2016
【日本想想】 每場演唱會 都關於一顆星的成形
你覺得演唱會是什麼?音樂饗宴?視覺娛樂?對我來說,那是一場見證儀式,見證「星」的成形,看他如何從微弱的光點變得強大,綻放出耀眼的光彩,映照到你的心底,作為你不變的仰望,讓你溫柔地臣服。 會場內突然陷入一片漆黑,那是演唱會中難得的寂靜片刻,只剩下身邊的人尚未平復的氣息聲,提醒著自己方才的熱血沸騰,眾人一邊調整激動的心情,一邊無聲地等待著。這時螢幕上突然出現了佈滿粗糙粒子的影片,搖晃之間,...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蔡宜文
1 月 13,2016
政治與選舉中那些不必要的性別修辭
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熱熱鬧鬧的總統立委大選,就迎來了三個以個人的性別與性別氣質為攻擊重點的新聞,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丁守中批評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年紀已坐四望五還稱呼自己為姊姊,新黨黨主席郁慕明認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單身比較狠,以及說對手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林郁方。 這彷彿就是針對於重視性別議題者的初春一聲雷,雷醒了我們對於選舉中性別如何被操作,...
教育文化
林易瑩
1 月 15,2016
成大學生會長選舉中的比基尼照妖鏡——談學生自治與校園政治參與困境
去年底,成功大學現任學生會長因學生議會彈劾通過,出現空缺,成功大學須辦理學生會長補選。然而,由於原本的學生會長任期僅剩下五個月不到,補選的會長縱使有任何政見規劃,也很難順利推行,甚而還有要替上任會長收拾爛攤子的困境。因此,這場尷尬的學生會長補選不僅候選人難產,校園關注度也普遍不高,直到我和運動夥伴吳馨如的投入。 我的夥伴一直以來,長期在校園性別政策以及黑箱校長遴選程序問題耕耘。對我們而言,...
‹
…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