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周盈成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
媒體觀察
周盈成
1 月 07,2013
【週一想想】哪來那麼多結構
如何看待新聞工作者當打手的問題,在去年夏天旺中集團修理黃國昌教授而大犯眾怒時,曾有相當的爭論。我想再談一談,是因為這個問題,我們還會隨時遇到,在這個不幸的媒體環境裡。 記者不配合上面指令,難道要丟掉飯碗?有人主張,為捍衛原則,不得不然;有人則認為,不該苛求作為勞方的記者,追究的重點在於整個結構、體制。這是之前爭論的主要命題,不僅在「走路工」事件,在置入行銷問題熱議時亦然。...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14,2013
【週一想想】一定要這樣吃嗎?
又到了尾牙與過年的季節,一個卯起來吃的季節。其實,沒吃下去的也跟吃了的一樣驚人,甚至更有過之。 最近讀到英國作家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寫的《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跟香港作家陳曉蕾寫的《剩食》兩本書,對於一個總會把碗盤裡扒乾淨的人來說,那些根本無緣上到餐桌甚至貨架的巨量食物的浪費,真是令人抓狂。 只因長相不符標準,例如紅蘿蔔不夠直,三分之一的蔬菜水果在產地直接廢棄;...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1,2013
【週一想想】此生必找的10萬個樂子
至少我比經濟部長誠實:這標題就是恐嚇,絕對不是精算結果。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最近諸如「此生必遊的100個景點」、「此生必吃的500道菜」、「此生必學400道料理」、「一生一定要去的50家餐廳」、「非去不可的50家民宿」之類的書超多。而且景點有分台灣篇、中國篇或世界篇,料理有分海鮮、肉類、蔬菜或各地美食等,所以這些數字還可乘以數倍。 站在書店的架前,我不禁讚嘆,天啊,一人一生必玩之事...
環境經濟
周盈成
2 月 25,2013
【週一想想】快終止能源迷航
核四千瘡百孔,馬政府現在宣稱,一定要符合安全才運轉,這好像是說,核四不運轉是選項。如果這樣,恐怖的缺電危機就是假的,政府自己都曉得還有、也必須有可行對策。 反過來說,如果政府堅信缺電危機是真,唯有核四能救,那麼,核四不運轉,就不是個選項,到時候不管實際是否安全,都會把它講成安全,押著全民賭下去。 哪一個是謊言?或兩者皆是? 核電本質上就是高度危險的事物。...
周盈成
6 月 26,2013
不是酒駕殺人 是快車殺人
酒後坐上駕駛座,發動,起步,就算酒駕,但嚴重車禍的最直接因素,那撞擊前一瞬間的事,通常是一項其他的危險駕駛行為:超速、闖紅燈、未依規定讓車讓人、違規超車等。尤其,「快」是關鍵。 要飆車 反酒駕 當然我們知道,酒駕會提高這些危險行為的發生率跟危險性,所以應使用處罰等手段來防止。好的,但要怎麼解釋,直接的危險行為本身,比起先前那可能強化它的行為,還罰得輕很多很多? 本文講的快車,...
周盈成
3 月 24,2014
【時事想想】反黑箱或反服貿 有差嗎?
最近有種聲音說,抗議訴求似乎從「反黑箱服貿」變成了「反服貿」,這叫做改變初衷,不應該。 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人民對兩岸服貿協議內容不安,才是萬人包圍國會的根本原因。圖:周盈成攝) 服貿的程序跟實質問題分不開。服貿從準備、談判到簽署都是黑箱,結果又不容修改,還定位為行政命令,最後因張慶忠的惡行,導致民怨大噴發...
教育文化
周盈成
4 月 04,2015
新住民語文課敢是母語教育?
本文是以教育部公布的台語用字寫成,可參考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下並附有全文聲音檔:(https://soundcloud.com/sekaitai3/mothertongue-thinktw-r) 3月底聽著英國BBC的一个紀錄節目,報導Myanmar的多元語言狀況。這个人口5千400萬的國家,Myanmar語是國語,嘛是全國65%人口的母語。...
周盈成
11 月 09,2015
【你怎麼不想想】歷史時刻的民主自由人
台灣人就是民主人、就是自由人。 這是馬習會後,蔡英文回應聲明裡的一句話。這句話在媒體報導中似乎不太突顯,也許因為在新聞時刻,直接反駁馬英九的句子更受青睞。但這句話值得更多重視,甚至有機會傳世。 放回原文裡,蔡英文在斗六讀出的聲明,是這樣說的:「台灣人民的自我認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我始終相信,經歷了20多年的民主化歷程,台灣人就是民主人、就是自由人」。 在我看,這是說,...
文化研究
周盈成
3 月 01,2016
【你怎麼不想想】 為什麼多講點台語更多元
日前,食安專家立委吳焜裕用台語質詢。果然,新聞底下就冒出很多指控「沙文主義」的留言,有些人氣沖沖質問,那講客家語、原住民語,也可以嗎? 站在支持多元本土語言的立場,這從來不是個問題,當然可以啊。真正有意思的是:為什麼質問者自認為這話有攻擊力?難道他們心裡認為不准講客家話跟各原住民族語?而且為什麼當別人使用華語時,他們就不質問了? 就連筆者在媒體發表區區的台文作品,也曾被網友罵是「...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