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音樂藝術
Join
4 月 22,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驚奇隊長與1990的女力搖滾──TLC樂團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終於即將於4/24上映,為了解決去年《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中,一半超級英雄和人類都在薩諾斯的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的慘況,漫威特地創造出了《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這位史上「最強超級英雄」來拯救世界;將這位英雄設定為女性的概念,顯然受到全人類的認同,在全球創下極佳票房佳績;而本片中大量引用1990年代的流行文化意象,且以多首油漬搖滾(Grunge)...
歷史書寫
根雨屋
4 月 1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自由拍照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很多人都流行到處拍照打卡,可是在當年,不管是鐵路、港口、機場、海岸,都屬於軍事機密設施,嚴禁攝影、描繪。所以許多珍貴的古老照片,幾為外國人所留下。 早年資訊還不發達的年代,能在現場攝影、測繪,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全球脈動
徐子軒
4 月 11,2019
【烏克蘭大選】對烏克蘭人來說 統獨絕對不是假議題
飽經苦難的烏克蘭上月底舉行總統大選,領先群倫的是沒有政治經驗、也沒有政黨奧援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澤倫斯基以約30%的選票,勝過現任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後者獲得約16%,由於兩人都沒有跨過50%的門檻,因此將在四月底舉行第二輪投票。 極有可能成為下任總統的「搞笑郎」澤倫斯基,他生涯中唯一與政治相關的,...
音樂藝術
Join
4 月 08,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驚奇隊長與1990的女力搖滾──No Doubt 不要懷疑樂團與關史蒂芬妮Gwen Stephani
電影《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隨著《復仇者聯盟》系列熱潮不退,在全球各地都創造出驚人的票房,「最強超級英雄」是為女性的概念,顯然受到全人類的認同;而本片中大量引用1990年代的流行文化意象,且以多首油漬搖滾(Grunge)經典歌曲作為配樂,更呼應1990年代另類音樂崛起的社會背景下性意識都顯出更為多樣化、多采多姿面貌、不拘泥於傳統反抗型態以及爭取齊頭平權的女權運動,...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04,2019
【被遺忘的歷史】校園白色恐怖的濫觴——「四六事件」
一九四九年,就在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即將在中國內戰完全潰敗、逃來台灣之際,陳誠受命壓制學生運動,曾經炮製了一樁對學生進行大逮捕的「四六事件」。 這起事件不但是台灣學生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校園全面進入白色恐怖的濫觴,軍訓教官公然進入校園,情治人員滲透學校環境,師生言論受到官檢嵌陷,學生自主性活動沈寂。 「四六事件」發生在一九四九年的四月五日、六日兩天,涉及台大、省立師範學院兩個學校...
3 月 20,2019
黃炤愷
台北大學社會學碩士、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曾至南非Stellenbosch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交換。
文化研究
陳怡秀
3 月 20,2019
【日本想想】比刀子更鋒利的言語暴力:日本的「霸凌自殺」案件
「老師不相信我說的話。在網路上被說壞話明明是真的。因為證人說不記得了,就覺得我看起來是在說謊?太過分了。」17歲的女孩,該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努力唸書?因戀愛而輾轉不安?不管是懷抱著怎樣的煩惱,都不該受到像伊藤有紀一樣的對待。伊藤有紀是一名就讀日本群馬縣縣立高中的女孩,她受到「網路霸凌」,於2019年2月1日結束自己的生命,生前的痛苦心聲,透過留下的26張紙條展現於人們面前...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12,2019
【鐵份補給】保護日本領空40餘年 即將退役的F-4幽靈式戰鬥機
一提到F-4幽靈式戰鬥機,相信是許多航空迷心中的經典,這款1950年代末期研發的多功能戰鬥機,即便是在60年後的今天,那獨特的構型,仍讓人無法忘懷。 1950年代,噴射戰鬥機的發展如火如荼,空載飛彈以及雷達的發明,也改變了人類空戰的模式,由原本的近身纏鬥,改為遠距作戰,這樣的戰術思考,讓美軍展開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時,認為戰鬥機不再需要近身纏鬥的武器(例如機砲),而應該是成為武器載台...
書評書介
黃惠君
3 月 05,2019
《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受難(下)
謊言還要多久 尋找連宗先生的陳情書,一次次地石沉大海。明明是便衣與軍憲以軍用吉普車把人帶走,但每一個單位都說,沒有逮捕這個人。 謊言一:已逮捕卻發佈通緝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日人已遭逮捕,但四月十八日警總發佈「二二八事變首謀叛亂在逃主犯名冊」,下令憲兵第四團加緊通緝歸案。這份名單將連宗先生視為「叛亂」首謀,填上的罪名為:「一、二二八事件處委會委員,二、策動臺中地區暴動,...
書評書介
黃惠君
3 月 05,2019
《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受難(上)
第十一章 受難 三月九日臺北陷入封鎖狀態,收音機被切斷,電話也不通。蔣介石所派軍隊抵臺後,陳儀換了一張臉,一改之前和平協商的態度,下令戒嚴,進行全面軍事接管。 連宗先生因交通中斷無法返回臺中,寄住好友李瑞漢律師家中,三月十日四位便衣及一名軍憲,以「長官(陳儀)請你們去開會 」 為由,將連宗先生及李瑞漢、李瑞峯帶走,從此一去無回,家人再也無法得知任何消息。...
‹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