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1 月 28,2015
黃隆予
台大社工系三年級學生,雙修社會系
文化研究
葉智林
1 月 28,2015
台灣會被「內向性」拖垮,還是正走在重建價值之路?
2014最後一日,夜越深越見寒冷的氣溫,擋不住不斷湧入盆地參加跨年倒數的人流。人都往東區去了,住家附近街道,不到九點便反常地安靜下來,不見人、不見車,店招早早熄燈,路面乾乾淨淨,多年來第一次讓這麼多人心神激盪的那場選舉,同樣沒在街頭留下任何痕跡,僅餘路燈兀自堅守地慘亮的白光,偶然間不知自何處傳來的貓鳴,讓天地星辰益發遼闊起來。 天際線忽然有了一明一暗的閃光,那是被屋舍、...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撲馬
1 月 27,2015
【撲馬想想】多想幾分鐘,再決定要不要做中國夢
在馬雲與雷軍大喊「協助台灣青年創業」時,連勝文也高聲疾呼,告訴台灣的青年「到這個全球發展最快、最重視創新的地方看看」。突然間,這些「中國夢」像春筍般地蔓延開來,就像當年美國新移民乘著美國夢一樣,中國夢也開始點綴台灣青年的夢境:到中國企業服務,或者在中國創業,似乎聽起來挺不錯的。反正聽起來,至少比什麼藍鑽還是七彩霓虹鑽實際一點。 財富雜誌每年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
許建榮
1 月 27,2015
【時事想想】醬缸中的特權文化
最近幾天連續爆出三則民進黨議員及議員助理關說、酒駕、羞辱員警等事件,讓人民覺得民代與助理的官威真大。不過,檢視歷來民代、官員的關說、辱警事件,可以發覺這是存在台灣已久的問題,而且是不分藍綠狀況頻傳的歷史共業。若進一步探討此問題的核心,有些人會解讀為與台灣人習慣將處事的「法理情」順序顛倒為「情理法」有關。 以最近輿論關心的違建火災奪命悲劇議題為例,人情「關說」可能就是造成悲劇的原因。...
教育文化
徐兆安
1 月 26,2015
廢文機器vs. 改卷機器:作文評鑑的科技戰線
很多發明看來惡搞,實際上很偉大。例如自拍神器,當初被列入無聊發明圖鑑,誰想到在人人手上有照相機的時代,解救了請路人拍照的社交焦慮。可是,它還是及不上最近讓我驚奇萬分的廢文產生器──BABEL (Basic Automatic Bull Shit Essay Language)Generator。 廢文產生器的優秀,不像自拍神器要空等20年才看到功用,只要鍵入三個英文關鍵詞,...
政黨政治
史努比
1 月 26,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王金平和柯建銘的台灣紙牌屋
和身邊朋友比起來,我看「紙牌屋(House of Cards)」的時間算是晚了。這部片能夠由英國原著小說與電視劇,跨越大西洋後順著美國政治體制改編為美國版,依然大受歡迎,這證明即使是老牌民主國家,操弄政治的手段與黑暗也不分軒輊。劇中的民主黨黨鞭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什麼都可以喬,從媒體喬到生意人再喬到共和黨,什麼人都能整,從惡搞同黨議員到暗算總統,到最後竟坐上了總統大位,...
李阿力
1 月 25,2015
【阿力想想】《有光的地方》
《有光的地方》 起初我同眾人一樣 在空虛渾沌淵面黑暗 尋找山洞的出口 終於我看見微弱的光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似乎惟有我注意到光 黑暗中盲目亂闖的人 將我阻擋 絆倒 「看啊!前方才有光!你們都走錯了方向!」 漫漫長的尋路 逐漸消磨我的信心 光永遠那麼遠 我不斷問自己 是否我看錯了 光線的盡頭會不會根本是怪物的誘餌...
Mattel
1 月 25,2015
【島嶼邊緣】柯文哲的危機
柯文哲市長執政台北市已滿一個月,TVBS民調指出柯文哲施政滿意度為68%,中時民調則為62%。不少支持者認為其民調遠高於得票率57%,藉以肯定柯文哲的施政能力。然而,若以民調施政滿意度最高的台北市陳水扁做為對照,柯文哲支持者的解讀卻是危險的。 柯文哲旋風顯示柯文哲是繼陳水扁、馬英九之後另一個台北市明星市長,若以陳水扁、馬英九民調施政滿意度相較,柯文哲的危機才開始浮現。...
電影戲劇
張硯拓
1 月 24,2015
從一個用力宣傳投票的故事 看台灣的罷免不得宣傳
今年的西洋情人節,台灣人民將在睽違20年後再度行使(或忘記行使,讓制度替你投下反對票)憲法賦予的罷免權。這則新聞,前陣子更因為「不得宣傳」、「記得宣傳不能宣傳」、「不能宣傳不得宣傳」等等繞口令而引發另一波惡搞。事實上,這種種規令的荒謬及其背後被戲稱「全球最難罷免制」的我國現行制度,當然隱含著掌權者當年百般刁難、使人民參政權跛腳的意圖。 而近年來,也有不少人嫌國內選舉實在太頻繁,...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美臺團/邵東
1 月 23,2015
從小旅行看見青創商機 台灣產業的在地出路
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在上一世紀帶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口產業已不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良方。部分意見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極端仰賴出口產業的政策已不再適用,應將目光拉回到自己身處的土地上,從台灣產業出發,以在地化走出一條嶄新的出路。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12月公布的五年GDP修正報告可知,目前的經濟果實並未真正分配至一般受雇勞工。事實上,在近20年中,「分配至受雇人員報酬」...
‹
…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