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書評書介
葉明叡
7 月 24,2017
【書評書介】《在宅醫療》作為一種死得好的提案
書名:《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偏鄉醫師余尚儒的翻轉病房提案》 作者:余尚儒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4 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場有云:「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是托氏對於婚姻與家庭的洞見,而今在高齡化社會,我們可能要重估此句話的應用所在,我們說:「死得好的人死法都是相似的,死得慘的人各有各的慘法。」怎麼說呢?...
文化研究
許又方
7 月 23,2017
誠品開啟了文化變革
近幾年流行「台客文化」一詞,意指很「ㄙㄨㄥ㇀」(台語,粗俗之意)。一位香港知名學者對此相當困惑且不以為然,他跟筆者反應,台灣固有文化非常典雅,例如南管、北管、布袋戲都精緻到令人讚嘆,傳統建築更是讓人驚豔不已,怎麼可以用「台客」來表示粗鄙庸俗?即便到了當代,「也有像誠品書店這樣讓我們香港人稱羨不已的場所」,「台客一點都不ㄙㄨㄥ㇀呀!」說罷長嘆了一口氣。 筆者非常感謝香港朋友替「台客」一詞「...
司法人權
呂欣潔
7 月 20,2017
【欣潔想想】下一個30年,台灣的民主之路
1987年7月15日,台灣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在這幾乎是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歷史下,許多的常民血淚與壓抑痛苦的生命因著這樣的高壓政策,或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或失去了面對自我的能力,並且將這樣的因子,世世代代著延續著,成為了台灣人的民族性。 1987年7月15日,我即將滿四歲,這四年活在戒嚴時期的短暫時光或許對我沒有太多的影響,對當時正值青壯年時期的我的父母來說,...
社會安全
鄧曉平
7 月 20,2017
【女人想想】不能說的秘密:童年期的性創傷,真是我的錯嗎?
在前年底到去年初,出現了一齣描述五個家庭人與人之間關係成長的韓劇「請回答1988」,最近正在台灣熱播上映中。這部韓劇不同於以往充斥浪漫粉紅幸福感的偶像劇模式,其劇情內容貼近社會大眾現實中的家庭生活、友情與青澀愛情的真情回憶,掀起廣大鄉民在網路與PTT版上的熱議討論。其中,導演在第12集,放進了一段高中生女主角德善及其好友子賢被暴露狂性騷擾的劇情,我想不論歷經幾個世代變遷,兒少時期被性騷擾的經驗,...
7 月 20,2017
鄧曉平
勵馨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社工員(1994-1998)、勵馨基金會台北市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督導(2005-2016)、勵馨基金會台北市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師(1999-迄今)
全球脈動
邱陽
7 月 19,2017
劉曉波之死,宣告中國法西斯主義復興
中國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罹患肝癌末期,於本月經過中國瀋陽市司法局證實於(13)日辭世,享壽61歲。其晚年遭到國家禁止領獎並軟禁至死的命運。2010年奧斯陸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劉曉波由一張空椅子代表的經典照片,讓外界開始將21世紀的中國與1930年代的德國相比較。顯然與納粹德國時期的諾貝爾和平得獎主奧希特斯基(Carl von Ossietzky)命運如出一轍,...
7 月 19,2017
邱陽
身為畢業於師範大學教育系的教育人,旅行四週國家擴展見聞,探索不同領域;喜歡用以細膩觀察筆觸寫出淬鍊認知的文字的九十年代初年輕人,透過不斷的寫作來實證「文字就是自己曾經存在過人間的證明」。
司法人權
西區老二
7 月 18,2017
同婚釋憲違憲?誰該道歉?
報載前副總統呂秀蓮批評「同婚釋憲違憲」,「大法官不應該走在立法院前面」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應該對全民道歉」。很遺憾,根據其所持理由來看,呂前副總統可能太久沒唸憲法,大概釋字400號以後就沒update了吧? 1. 呂前副總統說:大法官不應該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 錯!問題在於如果憲法上有一個權利,但遲遲沒有透過立法予以落實,...
7 月 18,2017
西區老二
作者為詞曲作家、台大法律學院推薦之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全球脈動
楊智元
7 月 18,2017
英國人也不善「共享」單車嗎?
英國衛報斗大的標題:英國人不懂「共享」單車,引發筆者的興趣。近來在臺灣媒體上熱議的共享單車,英國人是怎樣看待的?本文做一簡短的介紹與比較。可能又有很多臺灣人會說,「共享」單車在「先進的」英國一定大成功。但這篇文章恐怕要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這種標榜「隨騎隨停」的「共享」單車,在英國之前是沒有的。筆者居住的Manchester是中國Mobike的第一個測試地點。...
‹
…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