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李志德
4 月 08,2015
釋心道、周永明和趙德胤
標題裡有一位佛教法師、一位世界級的電子業經理人和一位台灣新銳導演。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答案:他們都是「緬甸人」。 「緬甸人」這個概念有點模糊,因為在緬甸生活的華人,他的出生地和他的國籍經常不是同一件事(或者根本沒國籍)。最近緬甸爆發的一場內戰,再度把這個議題打上檯面。 大約在農曆春節前,緬甸「果敢自治區」前主席彭家聲,率領「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發動內戰,他們打著「...
主權兩岸
賴怡忠
4 月 07,2015
一帶一路、亞投行、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下)
亞投行是中漲美消的訊號嗎? 從表面上來看,中國在亞投行的表現取得不少歐洲國家的加入,甚至在亞太地區,包括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印尼、澳洲、紐西蘭、韓國等美國盟邦或友好國家也都表態要加入,著實讓美國面子掛不住。坊間自然充滿了中國聲勢上漲,美國勢力消風的解讀。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美國在此事態度前倨後恭,信用度大打折扣,區域威信的失分是必然;但另一方面,中國尋求建立「亞投行」...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琮盛
4 月 07,2015
【中東想想】把安全視為第一的以色列軍隊,也曾歷經洩密事件
幾張Facebook的照片,幾乎殲滅了一整個中華民國陸軍航特部。 外國人要進入一般軍營裡有多難?舉凡在正常國家,普通老百姓要進入軍營,實屬不易,更不用提外國人。 去年的現在,我正在申請進入以色列國防軍的軍營採訪。申請這段採訪,足足讓我等了一個月。這一個月內,我急得彷彿是快烤焦的螞蟻。但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室給我的回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 直到採訪前兩、三天,...
歷史書寫
史努比
4 月 06,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1949的四六事件和2014的學運
說來有點奇怪又不太奇怪,向來並不以剛烈著稱的台灣學生,長久以來卻和國民黨政府有著豐富和綿延的鬥爭歷史。今天就是歷史上極富意義的一天,66年前今天發生的四六事件,是國民黨在台展開長達38年戒嚴時期之前,最後一波的大型學生運動。回顧歷史,無論1949年或是2014年,國民黨政權對待學生的方式和想法,六十餘年下來似乎絲毫未變。 四六事件 慘絕人寰的228屠殺(1947年)...
歷史書寫
王昭文
4 月 05,2015
蔣神年代
1975年4月某一天,前一天的春雨讓空氣顯得清新,可是春假已經快結束,身為小學生,不免陷入憂鬱。突然,聽到大人壓低聲音說話,氣氛有點詭異。 「總統死了?」 「噓!不能說死,要說逝世。」 「誰死了?」我好奇問。 「蔣總統啊!」 蔣總統?他是民族救星、偉大領袖,我們不是每年都為他擺出高高的壽桃塔,恭祝他萬壽無疆?他和神差不多,竟然也會死?當年天真的小學生,...
文化研究
曾明財
4 月 04,2015
【眷村想想】 眷村診所
眷村生活雖然苦哈哈,空軍總部非常照顧眷屬,走出光大一村大門往右走五十公尺,就有一個診所。鄰近眷村住戶若有小病,也是來此吃藥打針,真是服務到家。 診所就在五權路、英士路口,白天分上下午班,由空軍醫院派醫生輪流門診,另有兩位中年護士負責掛號、拿藥、打針工作,經常門庭若市,尤其小孩子感冒症狀多,有的還哭哭啼啼。 到診所看病是我童年最痛苦的事,因為醫生開的藥丸都很大顆,而且好幾種顏色...
社會安全
楊宗澧
4 月 02,2015
社工的順從與不服從
四月二日是社工節,但是台灣的社工們真的快樂嗎?近日在臉書社群「靠北社工」陸續有基層社工爆料指出以「打破貧窮」為號召的社福龍頭團體帶頭違法(如圖示): 該社福團體為了因應財政部今年調高員工伙食費免稅額的政策,在社工薪資單上動手腳,名目上是調高社工伙食費,但實際上卻再將已調高的伙食費從社工的「本薪」當中扣回,可能反而造成變相減薪。 正所謂人在做,Google在看,...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張智程
3 月 31,2015
【京都想想】台灣應如何看待亞投行效應
三月中旬以降,國際媒體開始群起關注從英國開始、一連串歐洲國家紛紛表態加入中國所主導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的雪球效應,這則訊息之所以壟斷全球媒體的目光,乃在於目前為止積極在全球擴張的中國資本,首次透過制度性體制的建立,直接挑戰美國在戰後的布雷頓森林中確立的世界金融霸權秩序,宣告美國金融獨霸的時代正式終結,今後的世界秩序支配者將可能由中國與美國所共享。 然而,...
邱秉瑜
3 月 29,2015
從哥本哈根看台北:斯托勒徒步街與公館徒步區
從2014年8月開始試辦的公館慢行徒步區,於2015年1月的當地店家及住戶問卷調查中結束了短短五個半月的壽命。而早在半個世紀前,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就成功將一條市中心商業街改為行人徒步區,其過程亦非毫無反對聲浪,台北能從中學到什麼啟示嗎? 公館慢行徒步區,是繼2000年的西門徒步區後,台北推動的第二個徒步區,從2014年8月2日開始試辦,五個半月後,為了「讓民眾充分參與各種市政議題及表達意見...
文化研究
曾明財
3 月 28,2015
【眷村想想】俄羅斯太太
國民黨政府狂熱宣傳「消滅共匪、反共抗俄」年代,光大二村住著一戶很特別人家,先生在機場服務,太太是約五十歲、褐色頭髮、白皮膚的俄國人。 這對夫婦沒有孩子,太太是家庭主婦,童年的我常從一村跑到二村玩耍,偶而在巷口碰到她剛買菜回來或正要出門。 她會講流利華語,態度客氣有禮,和隔壁鄰居略有招呼,但似乎沒有三姑六婆朋友,畢竟她是俄國人,和我們敵對的蘇聯頭子布里茲涅夫同國。 後來,...
‹
…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