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書評書介
劉克襄
8 月 21,2017
【書摘】《裡台灣》朝陽漁港的下午
書名:《裡台灣》 作者:劉克襄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風平浪靜的冬日,下午三點左右,朝陽漁港碼頭左側,如常地集聚了若干中年男女,等待著漁船靠岸。 台灣本島平均每七八公里,即闢建有一漁港,加上外島的,密度之高,據說足以破金氏世界紀錄。當然,後來捕不到魚蝦荒廢掉,或者淤積擱淺的恐怕也相當可觀。還好全台最後興建的朝陽漁港,並未名列其中。 它居處的位置十分隱密,...
8 月 14,2017
潘彥瑞
跑去澳洲念大學。跑過台灣民進黨、中國共產黨新聞。住在東京,經常跑步。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8 月 06,2017
聯合國職員待遇其實沒有想像中高 不過若逢出差確實福利優渥
筆者任職於聯合國,最近不少人來信表示有興趣尋求適當的工作機會,當然,也一併好奇詢問了相關的福利與待遇問題,本文就此簡單分享一些親身經歷。 在聯合國工作,以國際人才和跨國公司經理人的行情來比較,其實收入還稱不上優渥,最多就是中產偏上一點。以坐辦公室的職位來說,初任Professional Level (P-level)第2級別的職員,本俸也不過年新6萬美金,...
教育文化
路向南
8 月 02,2017
日本弘前的移動城堡——施工過程也有教育意義
在台灣的工地,常見一塊綠底白字的工程告示牌,標明工程名稱、施工廠商、施工期間、工地負責人等資訊,希望透過全民督工的方式,確保施工品質。對於民眾來說,如果是古蹟修護或重大公共建設,除了上述的工程思維,能否有更積極、甚至是教育意義的作法呢? 日本青森縣的弘前城,目前正在進行石牆修繕工程,還因此「移動」了天守閣。因為主管單位的巧思設計,在石牆修繕期間,繼續開放民眾參觀天守閣,不只保留觀光功能,...
書評書介
賴宇凡
7 月 31,2017
【書摘】守衛你的情緒界線: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書名:守衛你的情緒界線: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作者:賴宇凡 傷人的話,是用小腦說的 很多人講出來的話,讓我們懷疑他們好像沒仔細想就講了,實在很傷人。其實,不經思考就講話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這樣的人是用小腦在講話。 三十七歲的娜娜在中國新年前要求急診,原因是我前所未見的,...
文化研究
陳怡秀
7 月 26,2017
【日本想想】日清泡麵的夏日戰爭:誓言重返榮耀的「黑歷史三重奏」
炎炎夏日,人們都得和猛烈的日照、飆高的溫度搏鬥,而對日本速食麵大廠日清來說,還有一場銷售大戰要奮鬥。日清泡麵雖然紅到對台灣人而言辨識度也很高,卻常在夏季滑鐵盧,推出的新產品總是不熱銷。而今年,面對向來不擅長的夏季市場,他們反向思考,推出「黑歷史」系列,重新推出當年滯銷的商品,也因為宣傳方式太「自虐」,引起話題。 於7月3日推出的「黑歷史三重奏」(黒歴史トリオ)夏季系列商品,...
文化研究
Jack Huang
7 月 23,2017
遙遠又貧瘠的中非共和國 仍有台灣人在此打拼
中非共和國是世界前五名貧窮的國家,首都班基(Bangui)更被選為前三名危險不宜前往的城市。自2016年戰事稍緩,新總統致力拉攏美國,歐盟與中國等投資,才開始慢慢的有一些「先遣部隊」前來拓展商機,不過,市區處處百廢待舉,基礎建設不是落後,而是根本幾乎沒有,讓這個飽受內戰紛擾的國家,復興之路看起來仍遙遙無期。 蔡先生是第一個到這裏的台灣人,人稱蔡總,原本在鄰近的喀麥隆從事進出口貿易,...
社會安全
鄧曉平
7 月 20,2017
【女人想想】不能說的秘密:童年期的性創傷,真是我的錯嗎?
在前年底到去年初,出現了一齣描述五個家庭人與人之間關係成長的韓劇「請回答1988」,最近正在台灣熱播上映中。這部韓劇不同於以往充斥浪漫粉紅幸福感的偶像劇模式,其劇情內容貼近社會大眾現實中的家庭生活、友情與青澀愛情的真情回憶,掀起廣大鄉民在網路與PTT版上的熱議討論。其中,導演在第12集,放進了一段高中生女主角德善及其好友子賢被暴露狂性騷擾的劇情,我想不論歷經幾個世代變遷,兒少時期被性騷擾的經驗,...
全球脈動
楊智元
7 月 18,2017
英國人也不善「共享」單車嗎?
英國衛報斗大的標題:英國人不懂「共享」單車,引發筆者的興趣。近來在臺灣媒體上熱議的共享單車,英國人是怎樣看待的?本文做一簡短的介紹與比較。可能又有很多臺灣人會說,「共享」單車在「先進的」英國一定大成功。但這篇文章恐怕要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這種標榜「隨騎隨停」的「共享」單車,在英國之前是沒有的。筆者居住的Manchester是中國Mobike的第一個測試地點。...
全球脈動
陳怡秀
7 月 12,2017
【日本想想】逛藝術祭正夯,去耕田更帥氣──我的越後妻有大地春耕記
在台灣,對一群喜歡藝術、喜歡旅行的人來說,到日本參加藝術祭,已經成為一項必辦事項,就算不能各個擊破,總希望至少選一場去「朝聖」一番,然後在藝術品的創作理念,以及藝術品與居民、土地的種種連結之間被深深吸引,一個又一個故事串連起來的氛圍與感動,讓人就此陷落其中無可自拔。 以上不是形容詞也不是幻想文,而是我的心得體驗。有幸可以較長期地待在日本,參加了幾場藝術祭,就算無法全部看完(你怎麼能期待自己...
‹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