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政黨政治熱門
政黨政治
蔡亦竹
10 月 29,2015
從蔡英文訪日看日本眼中的中華民國
蔡英文這次的訪日,看來像是打了漂亮的一仗。而從這次協辦的台灣青年社與其後繼團體台獨聯盟的歷史來看,的確這個曾經統治台灣五十年的國家,也與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息息相關。 安倍政權對台灣的友善,相信許多人都看得出來。不過這種友善除了立足於安倍個人對李登輝的景仰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安倍取得政權背後所代表的反中感情及日本的右傾化──雖然「右傾化」這個說法本身就充滿爭議。...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黃聖峰
1 月 21,2015
解決政治僵局,給人民「主動解散國會權」吧!
日前中國國民黨修憲小組提出「立法院拿回閣揆同意權」的主張,民進黨立院黨團憲改小組也立即提出「賦予總統主動解散國會權」的制衡主張。由於中華民國目前的憲政體制是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異形」雙首長制,讓立法院重新取得閣揆同意權,確實有助於防止總統濫權。而為了避免立法院濫用其閣揆否決權,導致行政院長遲遲無法確定而影響行政運作,給予總統「主動解散國會權」對防止國會濫權也有其必要。...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我女兒叫做小花生
12 月 22,2014
回應「那些憲法沒寫的事──淺談法國雙首長制」一文
週六於想想論壇欣見一篇淺談法國雙首長制的文章,可惜文中對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有許多誤解和錯誤,所以特別撰文回應。 該篇文章提到許多憲政慣例,細看之後並不認同,例如「內閣成員必須投入國會選舉並勝出才能留任」,單一事件能夠叫做憲政慣例?又依據憲法,閣員不能兼任議員,由此可見該文所說的此「慣例」並非慣例,乃是一時的權宜措施。而該閣員當選國會議員後,...
政黨政治
李中志
11 月 21,2013
「柯文哲現象」代表什麼?
我必須誠實的講,我從來沒有喜歡過柯文哲,但我也必須承認,每次看柯文哲醫師上談話節目或聽他的訪談、演講,都是很愉快的經驗。他確實是很有親和力的人物,誠懇、風趣,但這樣的人不少,高調要打破藍綠,打一場不一樣選戰的候選人更是有如過江之鯽,卻少有人能如柯文哲那樣,在參選與否仍然模稜兩可之際,便能吹起一陣旋風。但若仔細分析,在愉快的談話之餘,實在無法從他的言論中得到足以啟動新政治文化的具體論述...
政黨政治
廖千瑤
9月 28,2013
民進黨應正式提出金馬經營論述
Howard Dean,這位當代美國民主黨大老,提出著名的「The 50-state strategy」(五十州戰略);他主張民主黨應該深入了解與規劃美國各州各級的選舉,在各地紮根、健全黨的組織,使民主黨更具競爭力,盡量達成各級選舉都能獲勝最理想目的。 當然,在民主國家的現實中,不可能有一個黨可以取得各級選舉所有勝利,但從Howard Dean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政黨的積極性...
政黨政治
陳清泉
6 月 22,2013
宮廷文化迷思下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正式鳴槍起跑,一場沒有輸家的選舉大戲,將在今年夏天上演,最佳男主角獎將落在參選即當選的馬英九身上,黨內即使有競爭者,也很難吸引黨員進場看戲。 自二00九年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後,無論是「以黨領政」、「以黨輔政」,或是「以黨亂政」,並沒有扮演好緩衝器和推進器的角色。政策失當的結果,民怨積累,「完全執政」的國民黨,使馬英九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政黨政治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10 月 23,201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精選:宗教該在政治中扮演何種角色?
一九六○年九月十二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甘迺迪在德州休士頓發表了一場演說,論述宗教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他在選戰中一直擺脫不了「宗教議題」的糾纏,甘迺迪是天主教徒,以前從來不曾有天主教徒當選過總統。有些選民雖然嘴上不說,心中卻懷著偏見;另外有些人則是明白表達了擔憂,指稱他們擔心甘迺迪在執行總統職務之時,會以梵蒂岡馬首是瞻,或可能把天主教信條強加在公共政策上。甘迺迪希望消弭這些恐懼,...
政黨政治
許有爲
8 月 30,2017
曲解憲法為前總統卸責?為總統違憲擴權鋪路?!
前總統馬英九在「馬王政爭」時期涉及洩密被檢方起訴,嫌疑人陣營把攻防從刑法拉高到憲法層次,並且為一審法官全盤接受。在前大法官吳庚與中研院陳淳文教授聯名提供意見幫贊之下,被告意見書主張:馬英九前總統的疑似洩密行為,乃基於憲法第四十四條總統之「院際協調權」所為之「足以阻卻違法事由」;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唐玥據此做出判決,裁判馬英九前總統無罪。 此案之判決引用憲法作為法理推演工具,不僅判決前總統無罪,...
政黨政治
翁文俊
8 月 28,2016
是不是該換一面奧會會旗?
里約奧運比賽閉幕了,在閉幕式上,金牌得主許淑淨擔任掌旗官,高舉台灣奧會會旗走進會場。做為代表國家的一個識別符號,台灣的奧會會旗的設計,其實既空洞又複雜,空洞是指視覺上的不扎實,複雜是指它的組成元素,當然也包括這些元素的背後思考邏輯。 簡單說,它是三個logo組合一起的大logo,一個完全「文字思考」下的視覺組合物,符合政治邏輯的大腸包小腸。這個會徽在8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張國城
1 月 29,2016
【時事想想】 馬英九為何要前往太平島?
馬總統在1月28日前往太平島視察,美國一反八年來對他的情義相挺,罕見地表達不滿。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游詩雅(Sonia Urbom)在27日受訪對此表示,對於馬英九總統計畫前往太平島,美方感到失望。此行動不僅極無助益,也無法為南海紛爭的和平解決做出貢獻。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28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馬英九有任何權利表達他對南海的立場,「美國只是不同意這一項行動」,...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