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傳教士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五月 03,2018
【越南想想】蛤?!五四運動是受越南及台灣啟發
中國於1919年5月4日爆發了「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包含了政治和文化二層次議題。有人主張五四運動源自陳獨秀、魯迅或胡適等人的新文化運動主張。事實上,就時間點來看,中國的五四運動遠遠落後於越南及台灣的新文化運動。或許我們可以說,中國的五四運動其實是受越南及台灣的間接影響才得到啟發。 有不少歷史學者把新文化運動起源標記在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也有人歸功於胡適的〈...
書評書介
盧世祥
3 月 15,2018
【書摘】《台灣的恩人群像錄》:啟蒙者
書名:《台灣的恩人群像錄》 作者:盧世祥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3月1日 第三章 啟蒙者(節錄) 一個國家社會邁向現代化之路,國民素質高低至關緊要,而教育品質常是其關鍵因素。台灣在大清帝國統治時代,上學識字是少數人才有的權利,多數人民無緣接受教育,文盲到處可見。直到十九世紀末葉進入日本時代,普羅大眾透過公學校等國民教育體制,...
書評書介
彭明敏
3 月 27,2017
【書摘】逃亡(重新包裝+導讀)
書名:逃亡 作者:彭明敏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3/20 離家,飛離台北 我們決定,我需於離台二天前離開家,在台灣的最後一晚,在美籍傳教士台北市內的家中過夜。既然已決定一月三日晚上班機飛離台灣,所以需於一月二日離開家。 一九七〇年一月一日,就是我在家的最後一晚,我努力不要太感傷,可是傍晚五點以後,情緒就開始起伏,...
歷史書寫
阿圖賽
3 月 21,2017
【縮影人間】撲火飛蛾:紀念為台灣民主犧牲奉獻的唐培禮牧師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與巧合。流亡海外多年的台灣民主運動前輩彭明敏教授在3月11日發表新書《寫給台灣的備忘錄》;然而,早在新書發表會數天前,當年協助彭教授逃亡的唐培禮牧師(Milo L. Thornberr)於美國時間3月8日逝世於奧勒岡州。 西方的傳教士在台灣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7世紀時,荷蘭人統治台灣37年期間,就派遣了36位傳教士來台灣。隨著荷蘭人撤離台灣,...
Mattel
3 月 17,2014
【週一想想】神愛台灣:為何不是他們放棄中華民國籍?
已經奉獻給台灣51年的美國神父甘惠忠,一直想入籍台灣取得中華民國身份證,但是,台灣的法令卻將他拒於門外,因為他必須先放棄美國籍。然而,現在也有一堆入籍外國且在外國繳稅,但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雙重國籍者,平常瞧不起台灣,卻又時常溜回台灣享受健保。試問,這是什麼雙重標準? 甘惠忠神父在1963年,29歲時就來到台灣,奉獻給這片土地,並投入發展遲緩兒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