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法官
司法人權
黃世維
6 月 06,2017
遭法院以外機關逮捕?大呼「我要見法官」吧──近期「被同意」就醫事件的反思
據報載,一名網美於返家途中,遭衛生所會同警員、兩部救護車在家門口等候,並以該女和其丈夫是精神病患為由,欲將兩人強制就醫,雙方僵持許久,葉女和丈夫「被同意」送醫。但到院經醫師鑑定後,即以無立即性危險讓兩人離去。試想,倘若這個事件,就發生在您的周遭,當您、您的親屬或是好友,突然地遭受執法人員要求於一定時間內配合其執法行為,未達成目的前,不得任意離去,此時,您會怎麼處理?...
司法人權
蕭淳尹
6 月 22,2016
審檢分訓:強化法官及檢察官專業知能應走的路
審檢分訓,也就是法官及檢察官的職前養成教育應當要分開,這在我國已經討論多年,支持者認為現行學習司法官統一由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進行職前訓練的結果,導致審檢一家親,法官審理案件容易偏向檢方,不利於公平法院的實現;反對者則認為審檢工作雖然不同但仍有互相了解的必要,現行審檢合訓有助於日後業務協調合作,並質疑支持者認為法官審理案件偏向檢方並無明確依據。本文認為,...
司法人權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4 月 25,2016
量刑怎樣行大家講分明──幾位基層法官的現身說法
近日由於肯亞事件中海外臺灣詐騙集團之司法管轄權問題,意外引起各界議論臺灣司法是否量刑過輕,以致屢屢輕縱詐騙集團。針對外界的聲音,身為第一線實務工作的法官,我們認為有必要就實務上常見的量刑慣例說分明,並提出我們的呼籲,以供各界思考。 我們初步歸納司法的量刑實務,有四個主要傾向:1.量刑從法定最低度刑開始加;2.存在從重量刑因子及加重其刑事由刑度都加很少,...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邱文聰
12 月 11,2015
頂新案後,台灣的食品管制該何去何從?
頂新案地院判決至今,各種循著正義直覺與法感情而提出的鍵盤評論,紛紛出籠。昨天彰檢也已提起上訴。輿論從爭辯法官偏袒有錢富商還是檢方舉證不足,到直接質疑法院違背科學專業,錯認有毒原料經過精煉,就可符合食用標準,等於容許把大便當食品原料;從指責法官在多達近三百頁的判決書背後,已陷入專業主義迷障,到乾脆主張食安甚至公害案件都應改採「有罪推定」原則;從討論台灣食管法該如何解釋適用,...
社會安全
西區老二
12 月 03,2015
在「無罪」與「抵制」之間
頂新案一審宣判無罪之後,台大校長楊泮池公開表示支持學生會的抵制行動,無限期停售頂新食品,理由是「頂新無罪是全世界笑話,會讓人覺得台灣是黑心食品天堂」;對此行政院前發言人胡幼偉則批評,抵制行動是未能尊重司法判決的表現,網路上的評價也多半將抵制的正當性建立在對司法判決不滿的前提下,似乎兩者之中有一個誰對誰錯的問題。 但其實,抵制歸抵制、司法歸司法,在邏輯上是兩個互相獨立的事件;...
司法人權
羅承宗
9月 29,2015
誰在包庇「爆走法官」?—內控不彰的法官淘汰機制
本(9)月24日,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表示法官評鑑委員會以桃園地院法官曾○○於3件案件擔任審判長時,因有多次過度職權干預、介入當事人詰問程序,不當限制被告與辯護人詰問權利等情形;又於開庭時多次情緒失控、大聲咆哮、態度不佳、使用不當言詞對被告喝叱,甚至以羈押恫嚇被告。案經民間司改會向該會具狀請求個案評鑑,法官評鑑委員會遂於本月上旬決議建議免除其法官職務,並移送監察院審查。針對此案,有媒體以「暴走法官...
司法人權
撲馬
2 月 03,2015
【撲馬想想】法院到底是不是國民黨開的?
「法院就是國民黨開的啦!」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各大論壇上。確實,似乎總是有一些弊案,只要跟國民黨扯上關係,就會出現不了了之的狀況,不過,到底是媒體渲染,還是國民黨真的常常在法院得利?法院真的對民進黨比較差嗎?這些問題必須由一些系統性的數據來回答。 中研院研究員吳重禮即對此做過一項研究,以2000年至2010年期,探討台灣賄選案件的判決結果。其以層狀勝算對數模型得出的結果是:...
郭勵
五月 28,2014
當鄭捷父母出面道歉後
從上星期臺北捷運發生刑案後,媒體對於犯案動機的各種揣測及鄭捷的人格特質進行無限上綱的標籤化,死刑存廢的討論、派駐在捷運站的警力數量跟種類,到事隔七日後的今天,鄭捷父母首次出面到捷運江子翠站發表談話,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又回隨著新聞覆蓋而被大家淡忘。如果我們能夠回歸事件最根本的問題進行討論,可能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即刻「解決」問題,但最起碼,我們沒有錯失『瞭解』問題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