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親子
教育文化
游蓓蓓
8 月 06,2018
【春風化雨】誰來照顧孩子的感官?
早餐在那裡吃?有關係嗎? 筆者擔任小學教師已二十五年,以下文章是經驗談,更是苦口婆心的老生常談;因為很重要,所以一談再談,希望能有更多關心教育的夥伴,幫忙繼續談下去…… 大家都知道: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因此,家長會給孩子「吃早餐」;但重點是「在哪裡吃早餐?早餐吃什麼?」。當然,這也是許多雙薪家庭的媽媽每天要煩惱的事。坊間的早餐店提供了解套,預備了選擇,大家就以為問題解決了,...
書評書介
中川李枝子
9月 08,2016
【書摘】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孩子像個孩子,才是最棒的!
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 作者:中川李枝子 譯者:許婷婷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編按:本文為「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書摘,小標為編輯所加) 我們給孩子最大的讚美通常不會是「像個孩子的孩子」對吧?一般都會說「好孩子」「聰明的孩子」,或是「聽話的孩子」。 那麼,「像個孩子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孩子呢?像個孩子的孩子,...
諶淑婷
3 月 05,2016
【時事想想】台北媽媽說:讓我們勇敢追求友善育兒的職場
想像一下,什麼是友善育兒職場?給付薪水且夠長的育嬰假、上下班時間可變動的彈性工時、合理的臨時育兒假以應付突發意外,以上是讓孩子與成人生活隔離的照顧模式,能不能多一種可能,在職場裡也能有一處孩子的安身之處? 自從日昨余宛如立委提案修《立法院議事規則》,希望增加「出列席委員及政府首長之三歲以下嬰幼兒,有餵哺或照顧之需要者,不受前項之規定。」網友評論一半叫好,一半則是批評如潮水,孩子哭了怎麼辦?...
社會安全
施逸翔
11 月 30,2015
當罐頭遊樂設施在扼殺兒童娛樂參與權
「把拔,公園的遊樂設施燙燙的,不要玩了,我們回家吧。」前陣子即使已入秋但仍相當炎熱,大太陽直直曬射每個公園裡罐頭組裝的遊具,由於都以黑色塑膠軟墊鋪設,因此周圍的樹木都被移除,都市的孩子們越來越少觸摸樹皮草地、蚯蚓蝸牛蟬鳴也漸漸從童年背景淡出,直到消失。 11月27日上午,一群憤怒爸媽帶著小朋友們來到北市府前抗議,他們的夢想是希望整座城市都是孩子的遊樂園,但連專屬兒童的公共空間遊樂設施,...
教育文化
許建榮
9月 02,2012
大人們 該放手了
度過了這季的炎夏,學校又要開學了。記得唸大學前,我最討厭開學;一直到了大學,我才期盼開學的到來,因為我能選想聽的課、念想念的書。 或許是中學前的受教經驗讓我不愉快,在成為小學教師後,我就將不悅經驗完全排除在教學規劃之外。即便小學時成績優異,寫功課難不倒我,可是我也常在深夜邊寫作業邊哭泣;因此,我任教時給學生的作業少之又少,尤其長假的作業更是越少越好,畢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願意與適合「過度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