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恐懼
社會安全
蔡榮裕
五月 02,2016
恐懼和無力感殺死隨機殺人犯的故事
最近一篇報導湯姆熊殺童案犯罪者的文章〈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寫出了強烈強力卻令人無力的故事。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故事呢?這是寫實報導或是小說呢? 其實我是希望它只是小說,到底它是真實故事或是小說會比較讓人們思考呢?我試著談論記憶的課題,尤其是如果記憶涉及法律課題,以及有法律責任的歸因時,這種故事裡涉及的記憶問題就需要更多角度的思考。 以下的論述是一種通論,...
蔡榮裕
3 月 29,2016
內湖隨機虐殺小女孩的後續
關於3月28日中午,在內湖環山路一段旁當街虐殺小女孩案件,筆者表達幾個想法供大家思考。有些想法早就有人提過,不是我個人原創想法,筆者只是試著再次提出,雖然很猶豫是否要在事件當頭談這些想法?但電視裡名嘴的論述是多樣化了,緊急當頭但思考是比以前類似事件有更多角度了。 其實,自殺和這種隨機殺人都是很困難的課題,很難有一種單一或唯一的方式來解決。雖然精神醫學曾經希望,將一些複雜問題加以醫療化,...
范綱皓
4 月 28,2014
【時事想想】核不核作?:兩種恐懼的對抗
「學生為什麼不好好讀書」、「你還是好好寫論文吧?」諸如此類的絮語不斷出現在我的研究所生涯。這陣子,密集的社會運動與社會改革更讓這種絮語叨念不絕於耳。我好不容易靜下心來打開論文,寫個沒幾句,卻又煩了起來,就出門繞繞,看看社會上其他的世界如何運行吧! 約了一名已經工作的同學坐下來喝杯飲料聊個天,體驗一下一般人的生活。因此,我刻意迴避談論那些一般人會覺得惱人的話題,沒想到他自己提起,想聽我的意見...
環境經濟
吳易澄
3 月 04,2013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約莫一年多前,一位從日本福島逃出並打算移居台灣的女生來到診間,希望我能為她開立證明,因為無法再面對絲毫的輻射暴露。由於移民需要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包括胸部X光,行醫者皆知,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微乎其微,當然不至於造成身體傷害,但是加上福島核災帶來的恐懼加成,即使是聽到輻射,核電的資訊,也能讓人驚恐萬分,輾轉難眠。 在開立「創傷後壓力疾患」診斷證明時,我深知這樣的診斷根本不足以精準對應她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