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鍾肇政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27,2022
【影像內外】想像台灣人的電影夢:鍾肇政的《夕暮大稻埕》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等報刊都是研究日治時期台灣電影的重要來源,研究者透過史料在腦海中搭建起歷史場景,想像當時電影文化的風華。 不過,再怎麼想像,也不如親歷者的體驗。何況其中更有自小隨愛看電影的家人到電影館,而且長大後成為作家,透過妙筆生花,再現1930年代台灣電影文化景況者。作家鐘肇政的小說《夕暮大稻埕》就是這樣的作品。1925年出生的鐘肇政,出生於龍潭,...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06,2022
【影像內外】兩種「本土」想像交錯下的電影《原鄉人》
觀看佳作《台灣男子葉石濤》時,注意到有些資料可能來自雜文,觀影後旋即找來《葉石濤全集》隨筆卷來翻閱。其中,雖多是雜文、書信往來等,但一些文化事件、文壇交遊等的蛛絲馬跡,卻盡在其中,豐富程度不輸葉石濤的經典小說。 在葉石濤與鍾肇政的書信往來當中,提到鍾理和紀念館的籌建乃至李行將鍾理和的故事拍成電影《原鄉人》(1980)等訊息。這段訊息,也讓筆者想起一段電影史的未解之迷——李行導演名作不少,...
文化研究
朱宥勳
7 月 16,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鍾理和不再只是他自己了
對面的手掌 自右胸飯匙骨以下,數七根肋骨。這七根肋骨全部都拿掉了,所以整個右胸看起來是坍陷進去的。前胸與後背,基本上是黏成一團的,旁人拿兩隻手掌一合,是可以感受到對面的手掌的,「像飛獸般的翅膜一般,隨著身子的搖動不住扇著」。 這不是鍾理和描述自己病況的文字,而是他未寫完的日記體小說〈手術臺之前〉裡的病患角色。因為患有嚴重的肺結核,這名角色進行了名之為「胸廓整型術」的手術。...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16,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煞氣a被殖民者陳千武
【編按】:本篇文章於2021年7月14日修改,原因是作者發現內文的歷史敘事有誤,因此本文第一段略作修正,並附上作者道歉公告如下: 2016年,我發表了〈煞氣a被殖民者陳千武〉這篇文章。文章開篇,我提到一段前輩作家陳千武要去東京「打天下」的軼事,並且說他當時是想要當歌星所以才去東京。 我記得我當時應該是在某份傳記資料裡看到此說的,而且發現這一點時非常興奮,一開始就覺得要用做文章開場...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04,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這個局葉石濤已經佈了一輩子之久
年表上的詭異條目 如果你翻開葉石濤在1975年,自己修訂的生平年表時,會看到「1951年」這個奇怪的條目:「因事辭去永福國小教職。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這行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沒有任何解釋,像一個突兀的括弧,包住了一段空白的日子。那年葉石濤二十七歲,過去幾年曾用還不太流暢的中文,寫了幾篇文章。但在這一條目過後,他突然停筆不寫了,要直到整整十五年後,他才再次發表新作。...
教育文化
朱真一
7 月 29,2015
讀台灣文學救台灣
最近高中生抗議教育部強行推出違法的「微調」課綱各種活動,深深地感動。非常慶幸我們新一代的高中生,會突破我們老輩的「自我設限」。我這一輩,從小接受大中國教育的台灣人子弟,沒讀台灣的歷史文化,怎會愛台灣為家鄉?因看到黃國昌及柯文哲的演講,鼓勵多讀書,才能充實自己,及多讀書救台灣。在貴刊寫過一文〈我們來多讀書吧 !〉。繼續來討論多讀書如何救台灣。 多讀書不是指讀課本或本行的書,除從小所受的教育外...
歷史書寫
鍾延威
4 月 20,2013
武德殿、書信、情
龍潭文學館籌備處3月下旬在龍潭武德殿辦了「郵寄文情:談鍾肇政的書信、刊物」,請來交大羅烈師教授主持,由張良澤教授、林佛兒老師對談。鍾老的開場輕鬆幽默,介紹了與他相知相惜近半個世紀的兩位老戰友(不論是在文壇上披荊斬棘,抑或在禁錮的年代對抗國民黨不義政權),笑中帶淚。 張良澤正在整理(其實已奮鬥了3年了)鍾老年輕時、寫給同在龍潭國小教書的初戀情人的情書,共500多張。...
蔡英文
1 月 20,2013
溫暖親切的老阿哥仔──祝賀鍾肇政先生米壽
鍾肇政老師的典範深深印烙在我內心,給我一股感動,一股溫暖,也給我一股力量。 2008年擔任黨主席時,我才有機會接觸他這一號「大老」,但幾次的親近,才發覺他真是一位可愛的、充滿赤子之心的「老阿哥仔」。 雖然早已看過電影「魯冰花」,也聽過他的貫耳大名,但過去一直無緣親炙。我們都知道,鍾老的《台灣人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開山之作,鑿穿了統治者為人民設下的銅牆鐵壁,...
彭瑞金
1 月 20,2013
臺灣文學瑰寶鍾老米壽
鍾肇政先生出生於一九二五年元月二十日,今年欣逢他八十八歲生日,人稱米壽,是肇政先生家人、親人的喜事,也是臺灣文學界的喜事。 國家有文學耆老,筆耕超過一甲子,最近一期的《鹽分地帶文學》還有鍾老的近作發表,老當益壯仍然保有創作續航力,確為國家之寶、人民之福。不過,在此群魔亂舞的時代,我們不敢期待像鍾老這樣的國之瑰寶,得到普遍的重視,...
歷史書寫
楊翠
1 月 20,2013
魯冰花的生命風華──閱讀鍾肇政
1925年,台灣新文學初發之際,誕生了鍾肇政,有如某種歷史徵候。 在台灣文壇,鍾肇政是一種母性的存在,他以柔韌的生命能量,安靜、沉默、蟄伏、堅定前行,在最荒寒最荒謬的時代,為台灣匍匐出一張豐美的文學地圖。 初識鍾老師,他剛入壯年,我以童少的眼睛,尾隨至今,最愛看他燦爛的笑容,溫暖,而且散發童真,歷久不老。總覺得鍾肇政的生命姿態,一如他的小說,魯冰花,路邊花,性喜陽光,匍匐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