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居住品質
社會安全
吳孟璇
9月 28,2016
老屋健檢:檢測費納入持有成本加配套照顧弱勢
台灣屬地震頻繁區,安全的房屋結構絕對是屹立不倒的最主要關鍵。然而房屋結構安不安全,非一般民眾能夠看得出來,大多時候我們都輕忽了裂痕的存在,或是根本難以藉由肉眼看出房屋結構的安全性問題。 還記得,17年前的921大地震,台北市唯一倒塌的東星大樓,釀成87條人命喪生、75個家庭流離失所。協助東星大樓進行結構勘驗的結構技師指出,造成東星大樓倒塌的最主要原因是偷工減料,水泥與鋼筋不足。...
劉君雅
12 月 12,2012
補貼「籠民」適得其反──想想法國的作法
內政部營建署在其所公布的基本居住水準草案中,訂出「基本居住水準」,規定平均每人最小居住樓地板面積採全國統一標準3.96坪。就一般常理認知,所謂的「基本居住水準」的意義應代表此坪數為一位住民可忍受的最低居住空間,再小則不適宜居住。同時,訂定此標準的目的相信也是為了鼓勵民眾能居住在一定合理的空間範圍內,提升居住品質,並享受基本的活動空間,否則就失去了訂定此標準的意義。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