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轉型正義他山之石
黃炤愷
3 月 20,2019
集體如何記憶?從南非國定假日看轉型正義的記憶化工程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二週年,也是促轉會上路後的第一個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二二八紀念日做為國定假日,是政府重視和肯認這段歷史的展現,政府或民間組織在當天發表談話、舉辦紀念活動、追思會或展覽,引起媒體報導、民眾討論和反思。這是社會教育,也是記憶化的一部份。事實上,國定假日的訂定,包括要紀念誰、記起什麼事件、是否要全國放假等,攸關政府及整體社會如何面對歷史,是落實轉型正義不可或缺的環節。...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在波蘭
波蘭自2015年由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PiS)取得國會過半席次後,便積極推動去除共產主義遺緒的工作。繼2016年5月正式生效的「去共產主義法」,今年6月波蘭國會更進一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法律修正案,明訂地方當局與國家記憶研究院(IPN)共同商議,在法律生效後的一年內,清除境內跟共產主義有關的各種雕像與紀念碑;11月24日並表決通過決議,譴責共產主義意識型態,並向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受害者致敬...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2 月 10,2017
遲來的正義:「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被判終身監禁
11月22日,聯合國成立的「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於荷蘭海牙的總部,宣判「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曾在波赫戰爭期間,犯下種族滅絕、違反人道與戰爭罪的塞族共和國將軍穆拉迪奇(Ratko Mladić)──終身監禁。 歸根結柢,這場奪走20萬條人命的波赫戰爭,源自於民族和宗教差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Bosna i Hercegovina)...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1 月 27,2017
轉型不徹底的羅馬尼亞
對羅馬尼亞來說,2017年可說是多事之秋。一、二月間,全國各地爆發反貪腐示威,抗議現任的社會民主黨(PSD)政府於1月31日火速通過「貪腐除罪令」。光是通過的隔日,就有三十萬人走上街頭,被視為是1989年推翻共黨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抗議人數至2月5日達到巔峰,估計約有五十萬人上街。 儘管總理不敵民意壓力,旋即宣布撤銷這項命令,司法部長也辭職下台,但當局企圖大修司法系統的腳步,...
歷史書寫
彭孟濤
11 月 13,2017
後紅色高棉時代 轉型正義路漫漫
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為柬埔寨養子執導的《弒父:柬埔寨女孩的回憶》(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九月在Netflix首播,並將代表柬國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改編自黃良(Loung Ung)同名回憶錄的電影,以當時還是孩童的作者視角出發,呈現1975至1979年間「紅色高棉」下那段逐漸被世人遺忘的沉痛歷史。 1975年,...
全球脈動
楊佳恬
2 月 28,2017
奧地利教我的事:轉型正義,是為了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
我在奧地利接受了中學教育,也實際感受到,轉型正義可以帶給人怎麼樣的正面影響。奧地利這個國家形象優雅,有著美麗阿爾卑斯山脈、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身為中立國,更是在擔任國際上許多糾紛的和平使者。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曾經孕育出了著名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 是的,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從一個潦倒的奧地利畫家一路攀爬德國的政治最頂端,...
全球脈動
楊佳恬
10 月 06,2016
當你踩到這塊絆腳石的時候,請你停下腳步
它,面積只有10x10公分,卻負載著歷史中被遺忘的淚痕,那麼的安靜,卻能夠淹沒你的情緒。 剛認識我先生時,他剛從法律系研究所畢業沒幾年,一個在奧地利二戰補償基金會(Restitutionsfonds)工作的熱血青年。我們當時的約會內容很簡單,就是他會帶著我,在維也納市區中挨著大街小巷,尋找著他工作時候檔案上出現的地址。我們會站在一棟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公寓前,聽著身後呼嘯而過的車聲,...
歷史書寫
楊虔豪
五月 19,2016
【首爾想想】華麗的假期 悲劇的歷史
36年前的5月18日,是南韓民主運動史上,風起雲湧的開端。烈火點燃於西南方全羅道的中心都市─光州,那是領銜抗衡獨裁軍政的領袖─金大中的故鄉。 1979年10月,執政近18年的軍事強人朴正熙遭刺,陸軍少將全斗煥不久後發動政變,各地陸續出現要求民主化的示威,持續近半年時間。至1980年,為強制平息接二連三的工運與學潮,全斗煥宣布全國戒嚴;5月18日,金大中等當時反對派領袖遭逮捕,...
劉威良
3 月 26,2015
德國的第二次的轉型正義─解聘獨裁時期的所有司法人員,重新招聘
最近因為法務部提名大法官林輝煌而有爭議。很多人也討論到德國的轉型正義為例。德國在二戰後的轉型正義,確實做得不夠,有些法官在二戰前是希特勒幫凶, 在二戰後仍繼續當法官。這在德國社會也多有討論,但是沒有法制規定,政府也無法處置。另外,戰後的德國,仍需要有專業的司法人員,無法完全徹底解除納粹司法幫凶的司法人員,確實是德國社會最大的痛。但在當德國接受東德獨裁政權後,他們痛定斯痛,...
林育立
2 月 27,2015
【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八】 清查黨產 建立公平競爭的政黨政治
去年十二月五日,是德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天。政治主張和核心幹部皆與東德共黨一脈相承的左翼黨(Die Linke),在東部圖林根邦(Thueringen)的大選獲得高票,首度拿下地方政府的邦總理大位,自共黨垮台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再度握有政治實權。 柏林圍牆倒下後,東德共黨歷經多次改頭換面,目前已轉型成擁有相當民意基礎的民主政黨。東德民主化的經驗顯示,及早卸下歷史遺留的黨產包袱,...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