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時事想想
時事想想
Mattel
2 月 08,2015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義美說出你不知道的基改問題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衝擊台灣美食王國形象,在一連串食安風暴中,義美是被消費者稱許的食品企業之一。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2月8日在義美臉書針對長期以來在網路上備受關注的基因改造作物與食品問題,公開抨擊行政院領軍主導基因改造作物種植政策是錯誤的決定。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指出基因改造作物可能影響健康、衝擊生態等問題,目前力推基因改造最積極、也掌握絕全球大多數的基因改造作物種子市場的孟山都(...
沈昆賢
2 月 08,2015
誰的生命比較重要?─從IS與後藤健二談起
在後藤健二被斬首過後的幾天,我看到一位左派青年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大意主要是:大家看到日本人後藤健二被殺死,就好傷心,讚嘆他的勇氣,但是卻看不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其他的人正在死去。 又看到另一篇文章,要大家不要相信美國(媒體)怎麼論述IS,因為美國發動更大的戰爭,實質上比較邪惡云云。對於這種過度簡化的二元分析,把美國或西方變成鐵板一塊的立場(在這個情況下,顯然日本也被「種族化...
李中志
2 月 07,2015
【時事想想】正視被延誤的松山機場存廢議題
僅半年之隔,復興航空再度發生重大空難。飛機墜毀前的驚悚畫面傳遍全世界,若差之毫釐,機師無法避開人煙稠密的都會高樓,後果將不堪設想。雖說飛安是獨立事件,但其不確定性(馬公空難嚴重摧毀數家民宅)加上台北的先天條件與都會發展,存廢松山機場確實是一個要嚴肅面對的問題,各界應藉此不幸事件,理性地重啟討論。 回顧歷史,松山機場建造啟用於日治1930年代。以當時台北都市發展的規模與飛機的性能來看...
沈政男
2 月 07,2015
【時事想想】金溥聰辭職退休 馬英九將有「死黨需求」戒斷症狀
馬英九總統的政壇左右手,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辭職了,理由是身體因素。消息傳出以後,綠委揶揄金溥聰自先跳船,走路去了,也有藍委認為內情不簡單—「他跑鐵人三項,怎會身體不好?」 就是身體不好的關係啦!金溥聰在這四、五個月內,接連兩次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可見他的心臟狀況已經有多不好。李登輝與沈富雄不也接受同樣治療?對,只是兩人當時都已年過七十,而金溥聰今年才五十八歲,...
何孟樺
2 月 06,2015
【時事想想】黑盒子不能告訴我們的空難原因
聽聞復興航空GE235墜於基隆河的消息,並隨著時間發展,看到越來越多的死亡數字與事件真相後,我不禁想到這一個有點不可思議的巧合,也許這次復興航空就是要提醒我們台灣社會出了什麼樣的毛病。 是什麼樣的巧合呢?前一天晚上10點,公共電視的紀錄觀點正好播放《80秒殺人事件》,英文片名為Brakeless,由英國BBC、日本NHK與美國PBS等跨國製作,共同探討一個問題,...
慕容理深
2 月 04,2015
【時事想想】假如復興航空B22816不是墜於基隆河,而是…
假如復興航空B22816不是墜於基隆河呢?最初的碰撞點在南湖大橋,而南湖高中距離這座橋的中央點不到四百公尺。緊鄰著南湖高中北邊的是南湖國小,而台灣都市的國小附近大多是人口密集的住商混合區。 往南看,南港軟體園區離南湖大橋約五百公尺。據聞,平日在該處上班的人數超過一萬;官方統計的員工人數更逼近兩萬四千。總之,空難現場附近不乏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絕對不是連勝文口中的那個「...
司法人權
李登輝
2 月 03,2015
憲改是台灣唯一的路
今天,登輝非常高興,接受立法院記者聯誼會的邀請,首次來到立法院進行正式的演講。去年太陽花學生運動後,我曾來立法院餐廳對學生團體演講,過去也曾來參加活動,但是並沒有講話,像這樣正式演講是第一次。我今天要報告的主題「憲改是台灣唯一的路」與立法院也有很密切的關係。 一、21世紀新時代台灣人的課題 回顧20世紀末,台灣的第一次民主改革與經濟奇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成為台灣人的光榮與驕傲,...
林承寬
2 月 01,2015
【時事想想】柯P不懂國際禮儀?誰的國際禮儀?
前陣子,英國交通部長克雷默(Susan Kramer,實際上是英國聯合政府中某小黨的交通部政務官員),拜訪柯市長時因為送了一只小鐘,柯P一句「或許可以賣給收破銅爛鐵的」在台灣引發軒然大波。前交長葉匡時說,在台北市長競選期間,他曾公開質疑以柯P的國際觀、價值觀是否有能力接待外賓,「不幸言中」。兩相對比,有人認為克雷默示範了何謂「有教養的人」,許多人更紛紛跳出來,痛罵柯P丟台灣人的臉,貽笑國際...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 月 30,2015
【時事想想】美日印「制中同盟」隱然成形 台灣宜掌握契機
隨著美國歐巴馬總統結束三天訪印度行程,一個新的東亞地緣戰略地貌隱然成形,美日印同盟與中國的競爭關係,會是決定東亞政治與經濟戰略布局的重要結構。以美中關係為思考主軸的台灣戰略設計也需要反應這個現實,才能利用新的機會面對問題。 歐巴馬此次訪問印度充滿了政治象徵意義,但具體成果卻相對有限。歐巴馬在氣候變遷上沒有取得具體承諾,歐巴馬承諾的對印度投資之數量也不過就40億美金。...
許建榮
1 月 27,2015
【時事想想】醬缸中的特權文化
最近幾天連續爆出三則民進黨議員及議員助理關說、酒駕、羞辱員警等事件,讓人民覺得民代與助理的官威真大。不過,檢視歷來民代、官員的關說、辱警事件,可以發覺這是存在台灣已久的問題,而且是不分藍綠狀況頻傳的歷史共業。若進一步探討此問題的核心,有些人會解讀為與台灣人習慣將處事的「法理情」順序顛倒為「情理法」有關。 以最近輿論關心的違建火災奪命悲劇議題為例,人情「關說」可能就是造成悲劇的原因。...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