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教育文化
李公元
9月 25,2017
【春風化雨】如果不小心,活到了90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猴子愛喝酒,這是可愛的童謠順口溜,但如果有一天,你我都不小心就活到了90歲,無論是90歲老奶奶,還是90歲老爺爺,您希不希望自己還能像愛喝酒的猴子一樣充滿活力呢? 我本來是個老台北人,在那都市生活了40多年,2016年因為工作調動,全家移居到了宜蘭。搬來宜蘭的第一個黃昏,我與太太外出閒逛,結果逛到了二結王公廟,此時一位穿著白汗衫的瘦小老阿公,...
社會安全
北海魚
9月 25,2017
社會福利該由誰來提供?
提到北歐國家,我們常常第一個會想到社會福利與社會平等,不過真的被問到什麼是北歐的社會福利時,好像也只會想到「有很好的福利」、「稅率很高」等,到底細節來說北歐的社會福利特色是什麼?如何做到的?和其他的社會福利模式有何不同?卻好像也不是很清楚。本文嘗試以簡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各種不同的福利模型。 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模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北歐模式、歐陸模式及英美模式。要介紹這三個不同的模式,...
媒體觀察
陳怡秀
9月 21,2017
【日本想想】歡迎免費使用的雙胞胎姊妹?放棄肖像權與著作權的「素材」偶像
「我們,是免費的。」兩位長相相仿、皮膚白皙的女孩在官方網站中如此宣言著,官方網站中,有著上千張兩人的照片....聽起來是否讓人有無限遐想?很容易想歪,卻一點也不歪,這兩位女孩是雙胞胎姊妹的HIPHOP歌手組合「MIKA☆RIKA」,2014年年底,架設了一個免費圖庫網站,提供上千張姐妹倆的照片,讓人們自由下載、重製運用,以「免費素材偶像」為新路線,她們放棄了自己的肖像權與著作權,所以她們坦然地說...
全球脈動
劉彥甫
9月 18,2017
愛恨交織的德國大選選前微觀
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即將進入倒數階段,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及所代表的聯盟黨(CDU/CSU),目前仍於民調領先代表社會民主黨的(SPD)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儘管梅克爾暫時擺脫接納大量難民與開放邊境的批評聲浪,預料將在大選中脫穎而出,連任聯邦總理;然而在聯邦議員選舉上,唯二的非洲裔聯邦議員,恐因個人因素及難敵崛起的極右翼勢力擴張,...
媒體觀察
楊虔豪
9月 18,2017
【首爾想想】重回風雨飄搖前的MBC (下):主播台前的最後一晚
當年12月31日,KBS直播首爾市中心普信閣的跨年夜敲鐘,附近正好也有市民團體舉行年末批判政府的集會活動,參與的人數也持續增加。 警方排成人牆阻擋抗議人潮,「反對李明博」、「解散大國黨」的口號開始出現,並越喊越大聲,畫面透過網路直播傳遞開來,但KBS的現場轉播,卻完全忽略,不少民眾前往KBS的網路留言板上,抗議電視台刻意消音。 KBS承認消音,卻解釋稱這並非時事節目,...
媒體觀察
楊虔豪
9月 15,2017
【首爾想想】重回風雨飄搖前的MBC (上):當批判權力成為媒體之責
南韓MBC電視台工會,自9月4日起展開睽違5年、要求社長下台與恢復報導自由及公正的大罷工,始自記者的抗爭,最後擴散到其他部門加入,包括《無限挑戰》與《假面歌王》等多檔在海外也頗受歡迎的節目,皆告停播,讓作為韓流推手之一的MBC,再度受到眾人關注。 除了戲劇和綜藝節目在海內外大放異彩,MBC也擁有過最敢揭弊與批判權力新聞報導,但自2008年李明博上台、保守派重新執政後,...
社會安全
陳芃圻
9月 15,2017
【女人想想】家暴防治:回歸以人為本的中心思維
我以為愛可以改變一切。 明明我們如此相愛,為什麼總是彼此傷害。 我已經做了這麼多的改變,為何在你眼裡永遠都不夠。 我只是想要息事寧人的喘息空間,為何你總是要一再把傷口掀開。 你/妳,真的愛我嗎? 我,真的配得上你/妳嗎? 我們的開始,是不是根本就是一個錯誤? 身為家庭暴力加害人的我,是不是就應該被隔離、被謾罵、被指責、被矯正? 身為家庭暴力被害人的我,是不是就應該受到保護、...
教育文化
黃建榮
9月 12,2017
【春風化雨】為什麼要上學?
去年底有一對小學一年級的父母來找我,討論他們的小孩不太喜歡上學的問題;小孩問他們:「為什麼要到學校上學?為什麼老師什麼都要教?」當下,我驚喜地哇了一聲:「大哉問!」執教近三十年來,第一次聽到有一年級的孩子,會去質疑「為什麼要上學?」別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就算是為人師長的我們,也都很少仔細去思考這些問題。大家在整個學校教育的大體制下,很少被教導自由而獨立的思考。多數人只能隨波逐流:因為大家都去上學...
教育文化
賴慈芸
9月 07,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愛的教育
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地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 夏丏尊,〈譯者序言〉,《愛的教育》 提到《愛的教育》,四、五年級生一定都很熟悉。不但小學國語課本裡面選了好幾篇,寒暑假作業也常常是指定讀物。...
教育文化
謝世宗
9月 06,2017
文白比例爭辯之外,那些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冷知識
關於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近日在平面媒體上引起了不少的討論,但不少人對什麼是文言文、什麼是白話文,有不少概念上的誤解。贊成與反對調降文言文比例的雙方,各有立場與考量,可以想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共識,但趁著全民關注國語文教育之際,不妨先聊聊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一些冷知識。 先談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種文字書寫系統,如同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