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陳瑋璇
4 月 28,2021
加拿大春天,正飄著台灣鳳梨香
加拿大夏天,草原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黃色的芥花,不只美不勝收,更是加國主要經濟作物。然而中國於2019年以含有危險生物為由,禁止加拿大芥花籽入口,作為對孟晚舟事件的報復,所幸出口商另闢途徑,令外銷仍增加,價格甚至飆升。在全球化的現狀下,只要避免經濟上的絕對的依賴,被制裁國找到替代市場就能擺脫困境。而加拿大今年的春天,則飄起了一陣陣鳳梨香。 由於中共禁台灣鳳梨造成的反作用力,...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林宜慧
4 月 12,2021
【勵馨想想】爭奪監護權之外的事——家事法院中的實務經驗
每個法院都設有「家事服務中心」,這是在法院中一處具有溫度的地方,小小的會談室裡,乘載了家庭裡大大小小的秘密,以及無數的眼淚心事。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感到焦慮、無助和徬徨時,社工陪伴著家事訴訟的當事人討論問題、規劃未來、維護兒少權益、促進親子關係……,因為在輸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 阿偉的故事 去年家事中心透過法院收到阿偉的監護權案件,希望社工在訴訟期間,安排阿偉與芽芽父女倆見面,...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林琮盛
3 月 26,2021
【中東想想】新疆棉風暴凸顯中西方市場體制的根本矛盾
中國被各國指控迫害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H&M聲明拒絕使用新疆棉反遭中國民眾抵制,目前戰場持續擴大;中國官方也以舉國之力,大加炒作,再次展現「戰狼」風格。 英國媒體BBC指稱,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一方面要符合所在國家的人權、道義標凖和要求並受國際輿論的監督;另一方面要面對中國政府和網民的審視,冒著踩上中國政治雷區的風險。 但本質上,...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江佩耘
3 月 16,2021
【勵馨想想】「孩子,其實我們都一樣受傷了」——談面對孩子未成年性議題,家長的掙扎
家長的傷被聽見,孩子的傷才有機會被涵容 呂嘉惠 (2021) 回想起幾年前陪同叡叡和其爸爸來到少年法庭,庭上正針對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進行審理,也就是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少年法庭的調解桌上,只剩筆尖碰觸著悔過書 「唰唰唰」,此刻在一旁的爸爸再也按耐不住壓抑許久的情緒,一股腦地脫口而出:「我再也不會相信你了!你就是個騙子!我要說幾次你才會聽...
全球脈動
南哲純美
2 月 28,2021
從「清代活佛文物大展」思考流亡中文物保存的困境
去年十一月開始,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從藏傳佛教裡特殊的「轉世制度」出發,透過文物展示,討論近代以來與宗教相關的歷史。借展單位包含了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國家圖書館…等公、私機構與藏家,從入口處的轉經輪模型開始,對於章嘉呼圖克圖的傳承多有著墨,在相關文物外,另外展示了遷居台灣的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在世時與友人如嘉樂頓珠(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家族成員)、于斌樞機主教的書信...
社會安全
林香如
2 月 25,2021
【勵馨想想】少女家園日常:面對創傷和學習獨立
在安置機構生活久了的少女,有時讓人看不出來,過往的幼年生活經驗還牽絆著她們。某天,少女安安外出去打工,才出門沒多久,不但折返回家園,還帶著一隻看起來只有一個月大的小流浪貓。在家園裡的少女小樂見狀,馬上跑到安安和小貓面前,一邊發出疼惜的聲音,一邊撫摸被大雨淋濕到發抖不己的小奶貓。臺北近來又雨又冷,我看著安安全身濕透樣,心想:她大概是為了搶救這隻貓咪而不畏冷雨吧? 安安:「...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楊翠、Pawel Gorecki、林蔚昀
1 月 19,2021
2021台北書展活動——「轉型正義相對論」講座紀錄
2019 年初,促轉會規劃「轉型正義相對論」,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進行對談,期望深化轉型正義的社會對話,撞擊出更多元豐富的思想火花。 其中,楊翠主委與作家林蔚昀,以及她的波蘭先生Pawel Gorecki(行為藝術家,社會運動者),總計進行了三次對談,議題包含轉型正義、民主、人權的價值;轉型正義如何進行空間轉型與價值重整;轉型正義應該做什麼?應該避免什麼?林蔚昀以其敏銳的作家之眼,...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王升含
1 月 19,2021
【荷事生非】疫情下的荷蘭美術館:從萬頭攢動到冷冷清清
荷事生非編輯部: 為因應SARS-CoV-2疫情,荷蘭從2020年三月起,數度軟性封城。最嚴格的期間,只允許販賣食品與醫藥的商家照常營業;其他如學校、餐廳、健身房、酒吧、賣大麻的「咖啡店」(coffee shop)、音樂廳、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家中接待訪客的人數亦受限制。在零星的解封時期,博物館全面採預約制有限度開放,以控管每個時段的參觀人數,...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12 月 14,2020
【越南想想】武漢肺炎蔓延下,台越之間這件事卻不減反增
今年雖然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導致跨國活動急速冷凍,然而台灣與越南之間的文學譯介出版卻不減反增!最受矚目的出版有二本,分別是廖瑞銘的《舌尖與筆尖: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越南文版)及阮登疊的《越南現代文學》(中文及台文雙語版)。 《舌尖與筆尖: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由國立台灣文學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翻譯成越南文並與「越南作家協會出版社」正式在越南出版。...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力綺
12 月 10,2020
【波蘭想想】距離就是一種美的波蘭師生關係
波蘭是一個很適合旅遊的國家,不只風景優美,而且物美價廉。但對於想要去歐洲國家留學的台灣學生來說,波蘭常常都不會被列在首選名單內。 關於波蘭的大學,比較廣為人知的有下列這幾個特色: 一、波蘭國立大學的不同系館常座落於城市的各角。如果你/妳去克拉科夫(Kraków)旅遊,經過的某個古老建築物,有可能就是亞捷隆大學(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的某個系館,...
‹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