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10 月 13,2017
泰國覺醒青年抗議事件
香港有黃之鋒,台灣有林飛帆,新加坡有余澎杉,泰國也有一位被當權者視為「麻煩人物」的年輕人,知名學府朱拉隆功大學前學生會會長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名字太長,根據曼谷當地華媒給他的暱稱,我稱之為「小奈」。 小奈前陣子鬧出了不少事情,搞到連海外大學者諾姆. 杭士基(Noam Chomsky)教授[1],都聯合了近百位學術界人士,聲援小奈被校方「不公平」懲處。...
社會安全
林香如
10 月 12,2017
【女人想想】「噓!這是秘密!」目睹家庭暴力與世代複製
壓抑、不輕易和身邊人深談家事和內心感受,是許多暴力家庭中的現象。筆者長年在實務工作中發現,許多家長認為家暴事件是家醜不應外揚,家暴當下,兒少雖目睹一切,但只能束手以對。雖然民眾近年來對於接受社福服務,心態已較過去開放,但仍有很多家庭視家暴為家內秘密,不許目睹家暴的兒童向他人提及內心感受,更遑論接受社福服務。 這是其中一個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案例,5歲大的Tom與睡隔壁房的姊姊Gina,...
全球脈動
張進逸
10 月 12,2017
小池新黨如何挑戰自民黨
2017年9月28日,安倍晉三首相在身陷森友、加計學園爭議之際,力排眾議宣布解散眾議院改選,也規避了眾議院開議後需要接受質詢檢驗的問題。官方的表面理由是為了應對北韓的試射飛彈危機,所以需要取得民眾的重新授權以增強政府的對外能力,但實質上則咸認是為了充分運用首相的解散專屬權力,挑選對執政黨最有利時機重新改選以延續政權。 安倍為何選在此時改選眾議院 以政治形勢來看,...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0 月 09,2017
【春風化雨】請給孩子學習「保護自已」的機會
從小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我,住家附近有農田、有山野、有溪谷、有海岸,所以下課後或假期間,我們有許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田野間追逐野炊,在小溪裡抓魚、抓蝦、摸蜆,在埤塘邊釣魚,在山野中溯溪游泳,在海邊釣魚捉螃蟹等。童年時期這段接觸自然、探索周遭生活環境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的種種能力,並在心裡埋下了對鄉土與自然深厚的情感! 民國76年我初為人師,任教於當時台北縣新莊市,擔任三年級導師,...
全球脈動
黃建龍
10 月 09,2017
《加泰隆尼亞的建國之路系列二》從公投走上「已獨不回」的道路
一如各方所預期的,「1-O」獨立公投如期在10月1日舉辦,但西班牙馬德里中央當局卻送了個「大禮」;當天一早,搭乘遊輪抵達的軍憲衛兵與國家警察,大軍壓境,從巴塞隆納港登陸,直驅各投開票所,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當局,也早就做好被砸場的準備,大批工作人員前一晚就睡在投票所內,門外甚至有民眾開來的大型耕耘機擋住,印好的選票則分散藏到許多加泰隆尼亞平民的家中,避免被中央一舉突破沒收。...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0 月 04,2017
【人心人術】醫生父子兩代68年的奉獻!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他從英國而來,不畏語言和環境的隔閡,將西方醫學傳入台灣,蘭大衛、蘭大弼醫生父子兩代68年都奉獻給台灣,臨終前,朋友去探視蘭大弼,問他:「要寫信給誰嗎?」 蘭大弼醫生寫下「台灣」兩個字,成為他畢生最後的字跡。 他從英國來到福爾摩沙,此刻英國倫敦正舉行「從英國到台灣:蘭大衛父子及宣教士文史特展」(2017年9月27日至10月6日於英國倫敦律門聯合歸正教會(Lumen...
全球脈動
劉彥甫
10 月 02,2017
歐洲右翼民粹政黨即將邁入執政?
德國極右派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今年九月在德國大選一舉拿下近13%選票,成功挺進國會,多國評論皆對結果表達吃驚與感到背脊發涼;右翼民粹政黨不斷地在歐洲地區成長茁壯,有機會正式邁向執政。 荷蘭右翼民粹自由黨(PVV)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在發文祝賀「德國另類選擇黨」選舉成果的同時,列出歐洲主要的反移民政黨在各國的支持率排名:「自由黨是荷蘭第2大黨,...
全球脈動
梅格
10 月 01,2017
【荷事生非】阿姆斯特丹媽媽們(偶爾還有爸爸)
一輩子總是會經歷個幾次身份轉換的挑戰,好比第一次申請學校出國、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自己搬到全新的地方。這些對事過境遷的老手來說只是必然發生的過程,在第一手青澀的體驗者心中,卻是帶著冒險犯難又混著新鮮的想像,這時候大家通常會積極廣納各方訊息、汲取過來人經驗。我當年在荷蘭要成為外籍新手媽媽的時候,大抵就是這樣突然地陷入一種資訊焦慮的恐慌。 知道懷孕那當時,...
社會安全
葉秀娟
9月 29,2017
【女人想想】什麼時候我可以跟孩子好好的過日子? ──花蓮地區受暴婦女的經濟困境
「小玉今天又打電話來請假了,因為她接到學校老師電話,說老二與同學推擠受傷了。她昨天才因為老二感冒發燒要帶去看醫生而請假而已,看來明天可能又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了。其實小玉的手藝很好,工作很認真,跟同事相處也很愉快,只是帶著三個小孩離開施暴的丈夫,常常臨時找不到人可以協助看顧,於是工作薪資因為常請假而變少了。」 「阿如為了擺脫丈夫的暴力對待,帶著兩個女兒遠走他鄉,她只想和孩子們可以安全、...
政黨政治
彭孟濤
9月 28,2017
何止勳章要改名
國會開議第一天,有立委提案修正勳章條例,主張將采玉大勳章、中正勳章更名,遭國民黨團退回。提案的林昶佐批評,這些象徵國家最高榮譽的勳章,背後是以意識形態命名,特別是位階最高的采玉大勳章,是以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命名,蔣的媽媽與台灣毫無瓜葛,「這種陌生人勳章不能代表國家!」結果引發兩派爭論,一派認為民主時代國家名器不該以此命名,另一派認為,此采玉恐非彼采玉,風馬牛不相及。...
‹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