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葉國豪
8 月 21,2019
論當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性質
反《逃犯條例》修訂(「反送中」)運動進入八月後有明顯激化對抗的趨勢,原因無他,始自7月29日北京港澳辦以「止暴制亂」表態支持強力鎮壓所致。現在香港警隊極不受市民信任,特區政府繼續忽視主流民意、倒行逆施,企圖以減稅、派錢等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可謂進退失據。因此如何界定當前「反送中」運動的性質,不僅是一個在認識論上的澄清,也有助於我們判斷抗爭未來的走向與可能結果,有其重要性。 一、...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黃宗玄
6 月 25,2019
邁入超高齡社會 安倍政府推動老年就業給台灣的啟示
全球老齡化嚴重。台灣在2018年,高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aged)社會。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並且預測,2065年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成,屆時台灣每1.2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2018年每5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
社會安全
洪意涵
6 月 13,2019
【女人想想】向日葵小屋 陪伴目睹兒度過風暴
小廷在國小三年級前,父母親常發生爭吵,大打出手,小廷總是偷偷躲在門縫,擔憂父母吵架的情形。後來小廷的父母親訴訟離婚,媽媽獨自一人帶著自己與弟弟,每個月定期與父親會面,然而… 小廷曾面帶愁容跟社工小聲地說:「我真的不想要看到爸爸。」 社工關心地問:「為什麼呢?」 小廷說:「因為我不希望媽媽對我感到失望,也不想讓媽媽不開心。」 在台灣,...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Nam Quốc Văn
3 月 28,2019
【越南想想】台、日、越聯合推動新南向
隨著新舊南向政策的陸續推動,台灣學術界在東南亞研究領域的成果已逐漸獲得國際的肯定與注目。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於今年3月8日在成大台文系館辦理越南語言文化國際工作坊,結合日本、越南及台灣的學者共同探討交流越南語教學與國際越南語認證合作事項,並成功將成大研發的國際越南語認證推向國際舞台。 此次工作坊由成大越南研究中心、台越文化協會、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文化部、...
教育文化
李坤融
3 月 21,2019
特教生的美國交流-融合教育在美國是如何被實踐?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即是讓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於普通學校當中接受教育,讓特殊教育學生成為主流學校的構成部分,也使學生獲得均等教育機會跟支持性服務。但近年推行過程卻遇到許多困難,包含普通教育體系不夠彈性,無法滿足特殊教育學生之需求,又或者是特教老師不了解普通班運作,普通教師不了解個別差異和診斷教學的狀況。這些狀況都可能造成特殊教育學生於學校當中遭受到人際壓力及霸凌、排擠之情形...
環境經濟
方多馬
1 月 31,2019
都更只剩分多少?臺灣都市更新整合模式的解析
都市更新整合易受阻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整合多在缺乏堅定和明確的集體意識建構前,就太早陷入了個別的分配爭議中。而面對這種目前主流的都更整合模式,請容我將其統稱為「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所謂「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是指在更新重建的意見整合中,以更新後權利的分配為最主要或甚至是唯一的整合誘因和手段。透過如合建的分配比或是權利變換的共同負擔比等的面積或權值分配比例的談判,來企圖說服所有權人同意參與更新...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 月 13,2019
【半線想想】彰化海上風機還轉得動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舉的時候,曾提到說他上任後要去南海挖石油,讓高雄發大財,聽起來非常厲害。但其實彰化早在幾年前,就找到了比石油更寶貴的天然資源,而且蘊藏量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就是台灣海峽上的「離岸風力發電」。 前彰化縣長魏明谷在公開場合演講,最喜歡提到的政績就是社會福利與離岸風電。走進彰化縣政府,也會在大廳看到一幅巨大廣告,背景圖片是高聳壯觀的海上風車,廣告上寫著「風光大縣」等大字...
環境經濟
陳怡秀
1 月 09,2019
【日本想想】質感高低誰來評斷?「觀光代言人」學問大!
最近台灣上演了一連串的「觀光代言人」爭論。資格標準何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重要度或在意與否也是因人而異,如何選人是一門學問,就算未被賦予實權,該者的形象、風評、言行,也會影響該城市或團體的形象,尤其若以「國際都市」自許,更是不可不慎。以下就分享一些我在日本所看見的「觀光代言人」們。 觀光大使或代言人大概可簡單分為「該市出身的名人」、「對該市抱有滿滿愛情者」、「原本就有大批粉絲,...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陳力綺
11 月 23,2018
【波蘭想想】關於同志議題及婚姻平權,波蘭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
這禮拜二年級的溝通課,我們閱讀了一則關於葉永鋕事件的報導,並針對這個議題做了許多延伸討論和思考。 因為幾個月前和林滄海(Eryk Hajndrych)共同翻譯的波蘭童書《蝸牛小ㄕㄢ是男生或女生?》[1]已於上個月月底出版,讓我不禁思考,在一個天主教教徒佔多數的國家裡,童書出版及兒童教育竟是如此先進、開明。那這個國家的人民,甚至是年輕人,對同志議題及婚姻平權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
政黨政治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10 月 28,201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精選:共善政治
如果公正的社會涉及共同推理美好人生,我們也必須再問何種政治論述會將我們帶往這個方向。我沒有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可以提供幾項具有例示效果的建議。首先是一項觀察:當今大多數的政治爭論都是圍繞著福利與自由,也就是增加經濟輸出和尊重人權。對於許多人而言,在政治中談論德行不禁讓人聯想教人如何過生活的宗教保守分子。不過,這並非是德行與共善的概念形塑政治的唯一方式。...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