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賴彥丞
4 月 01,2018
航空母艦、台版「#Me Too」、法官性騷:台灣離性別平權還有一段路要走
今年三月,性別平等議題在全台各領域發酵。月初,原本應該積極推動性平教育的教育部,竟然被揭露國語辭典收錄含有貶損女性的輕佻字詞解釋:「航空母艦」可解釋為「形容女人身軀龐大」,引發輿論譁然,連部長潘文忠都跳出來批評此類用語非常不適切。 這不只是性別歧視的問題,更涉及人身攻擊,也是針對他人性別特徵的語言暴力,說是性霸凌也不為過!教育部身為全國最高教育單位,還如此帶頭搞性別歧視、違反《...
媒體觀察
楊虔豪
3 月 21,2018
【首爾想想】「我來外遇是浪漫、他人外遇就是不倫」⋯看自由韓國黨的「雙重標準」
最近,「我羅他不」這個四字流行語,時常出現在南韓媒體的標題上,特別在政治新聞上,更是頻繁被使用。 其實這詞是一句長話縮短而成:「由我來做就是羅曼史,他人來搞就是不倫。」取當中的主語和行為表現,簡化成類似四字成語的表現。 這句話得以戀愛作為假設情境來說明。以自己為中心的觀點,若我來愛上某個人,此段戀情就稱得上是「浪漫」;但若不是我自己,而是其他人愛上同一個對方的話,我就指責這關係是在「...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楊佳恬
3 月 14,2018
【書摘】《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奧地利教我的第1課:用自己的話說!
書名: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奧地利教育大震撼 作者:楊佳恬 出版日期:2018年3月14日 出版社:小樹文化 一九九二年的秋天,我以旁聽生的身分進入奧地利中學。這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也是當時奧地利碩果僅存的女校。 這所學校由St. Ursula,中文叫做「聖吳甦樂女修會」的教會所辦,名字聽起來或許陌生,但是這個教會在台灣辦學歷史可悠久了,...
全球脈動
劉威良
3 月 12,2018
德國政府重新洗牌 延續「大聯盟政府」
德國社民黨在左右為難近半年後,終於在三月初做出決定,同意與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保守派陣營再組大聯合政府,結束德國將近半年的政治不確定局面。這是德國百年老黨社民黨的最後一搏,席次大幅衰退的他們勢必要參與第三度的大聯盟執政,但是如果這次聯合執政依然讓選民感受不到社民黨的力道,甚至再度被譏為「梅克爾的橡皮圖章」,恐將失去德國人民支持。 德國是典型的內閣制政黨政治的國家,...
環境經濟
黃萬傳
3 月 11,2018
農產品產銷秩序化有這麼困難嗎?
前些日子,因北農休市導致蔬菜產地價格崩盤,除引發政治究責問題外,再度重演農產品產銷失衡的舊戲碼。此一失衡問題,已是多年沈痾,且近年來越趨嚴重,如水果、蔬菜、水稻、毛豬及一些家禽,窺其原因,不外乎農產品具生物性、淺性市場結構及產銷制度不健全。 任何生鮮農產品皆具生命週期,即所謂生物性,致衍生農產品在生產面有一些特性,如季節 性、易腐性及一定生長期間,進而衍生農產品的產量每年不一、...
教育文化
黃建榮
3 月 05,2018
【春風化雨】讓生命不一樣,為夢想而學習!
台灣以及世界上許多開發或已開發中國家的教育,目前普遍都面臨一個問題:從小學到大學,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學校中逃離,或是過著軟爛、無動力、不知為何學習,過一天算一天的求學生活。因為沒有學習動機,所以不可能投入熱情、專注以及恆毅力地學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相較於過往嬰兒潮出生的世代,在後現代社會成長的新世代,相對是比較沒有資源匱乏與經濟壓力的問題,現今的年輕世代多數是生活在上一代所奠基的保護傘中;...
司法人權
賴彥丞
3 月 04,2018
從舞台劇到密錄器:檢警們嘲諷嫌犯很好笑?
舞台上演員聲嘶力竭地吼叫著:「法警打人!我要到台大驗傷,司法迫害!」台下觀眾哄堂大笑。這是2009年法務部與司法院合辦之司法節慶祝活動,這些演員與觀眾的身分都是檢察官與司法官,他們在集體嘲諷一個當時還未經審判的被告:前總統陳水扁。這齣諷扁大戲的編劇就是赴新加坡查扁案的北檢檢察官慶啟人,而那位賣力嘶吼影射陳前總統的演員則是北檢檢察官張安箴。 這樣的舞台劇在一個經歷過教育現場大小事的我來說,...
全球脈動
南哲純美
3 月 01,2018
你是擁有護照、膚色不太深的人嗎?
從大昭寺出來後,沿著右側的山路向上攀登,經過幾間裝飾華麗、標示著印度文、藏文與英文的旅館後,大片散亂的公寓群隨著裸露在地面、不斷漏水的水管在山坡上展開。這裡是爪吉哇蠟(英文譯名:jogiwara),流亡藏人(西藏議題相關活動在台北)的居住區,喜馬偕爾邦,印度。 爪吉哇蠟位於達蘭薩拉山城的凹陷處,緊貼著喜馬拉雅山山系邊緣,山城裡最大的路:麥克羅路斜切過山腰,一路俯衝,...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01,2018
【日本想想】日本旅遊新趨勢:不再只是買買買,深度旅遊「體驗」正夯!
無論是春夏秋冬、放假還是平日,只要滑滑臉書,一定至少有一兩位朋友在日本打卡,動態消息顯示開心旅行中。這可不是什麼都市傳說,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台灣訪日旅客數於2017年度超過456萬人次,2018年1月份已有超過35萬人次造訪。隨著廉航班次增加、選擇多元化,要飛到日本旅行就如同逛逛後花園,不過當旅遊次數變多,旅行的習慣與路線也會跟著變化調整,藥妝店、特賣會依舊很迷人,但除此買、買、買之外,...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26,2018
【南洋想想】巨龍陰影下的嚇阻:越南國防概況
近年來越南積極建軍的新聞時常出現於媒體報導,尤其六艘潛艦的軍購案堪稱東南亞最大。河內對國防的投資雖然無法完全抵銷來自北京的戰略壓力,但是形成相當程度的嚇阻。 後冷戰的掙扎 越南的軍力主要奠基於冷戰期間。越戰時,蘇中與其他共產國家大量援助各類軍火,但是面對優勢美軍所採取的不對稱戰術與可觀的戰損,使得其軍力發展得並不完整,如海軍的建設就僅限於海岸防衛。直到1975年統一後至冷戰結束,...
‹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