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梅格
五月 21,2016
【荷事生非】 荷蘭的機車困境(上):機車自行車爭道的安全危機
說到荷蘭,很多人大概會立刻想到腳踏車,那寬敞的自行車道尤其令人艷羨。近年來,台灣政府回應健康、環保、全球趨勢,不乏起而效尤政策願景的各種討論和盼望(註1)。然而即使在這麼多討論之後,我們還是無法肯定或凝聚共識,那疑似讓台北交通陷入黑暗,三橫三縱腳踏車道的政策到底對不對?討論不出結果,不如我們來聊聊機車。 機車,其實也頗讓荷蘭政府困擾,尤其像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大城市,近年來機車族群激增...
政黨政治
余家炘、翁定暐
五月 18,2016
「14%落跑鐵桿獨?」──一個故事,各自表述
日前(16日)拜讀陳陸輝老師與牛銘實老師連名投書《聯合報》的分析大作〈鐵桿台獨年輕化 7成信美軍助台〉,筆者曾受教於陸輝老師,有感陳老師與牛老師純粹針對資料所做的描述性分析遭部分有心人士引用,進而做出與資料不甚相符的推論,筆者深感焦慮,故為此文。希望在陳、牛兩位老師的基礎描述性分析之上,進一步深入檢視這份資料所呈現的結果。...
全球脈動
郭永興
五月 18,2016
日本對新政府充滿期待,台灣要怎樣接招?
就筆者瞭解,眼前日本政府對民進黨新政府充滿期待。面對日本的滿心樂觀,台灣要怎樣接招呢? 目前日本外務省排定對台外交第一要務,就是解除日本五縣(福島、栃木、茨城、千葉、群馬)食品的輸台禁令。日本方面認為,民進黨較為親日,加上民進黨掌握國會過半的席次,在行政立法兩權在握的情況下,日本五縣食品被禁入台的外交僵局將可打開。 問題是,就台灣的角度來看,開放五縣食品入台,...
全球脈動
余杰
五月 17,2016
我在台灣遇到的陸生(下)
那名自稱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當場背誦習近平講話的男學生,對我講述的我在流亡國外前,被中國國保騷擾家人、甚至遭受毆打至昏迷等遭遇表示同情,又表示尊重我的言論自由。但我反問説:我不是需要同情,而是希望年輕朋友們思考,一個作家僅僅批評幾句領導人,就差點被酷刑致死,這樣的國家正常嗎?世界上唯一一位被關押在監獄中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誰?是劉曉波。你們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跡嗎?(我在台北教育大學演講的時候,...
社會安全
陳虹百
五月 17,2016
末日祭典:中國城的怪手狂歡派對
傍晚走在金華路上,一棟正在拆除的建築爬滿怪手。建築物的體積相當巨大,前方拆到只剩低樓層,後方拆除進度較慢,仍在高樓層部分。前低後高的廢墟恰似怪手們的伸展台,伸著手臂展現各自的姿態,引人側目。我從未見過這麼多怪手像汽車展售中心一般,在同一棟建築上層層排列,而逆光所造成的剪奇異影效果,彷彿下一秒怪手們就會動起來,一起揮舞巨大的手臂開派對狂歡。我心頭一震,停下了腳步:「啊!是中國城!」...
教育文化
余杰
五月 16,2016
我在台灣遇到的陸生(上)
首先,需要釐清「陸生」這個概念,「陸生」是對那些到台灣讀書的中國學生約定俗成的稱呼,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當是「中生」。我在這裡所説的「陸生」,還包括部分在台灣的大學和學術機構的中國訪問學者。 我自從2012年逃離中國、流亡美國之後,每年都到台灣訪問數月,也應邀到台灣各大學、公民團體、獨立書店、教會演講和座談。因此,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陸生,不同背景和立場的陸生,不可一概而論。...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Mattel
五月 16,2016
【島嶼邊緣】一旦接受了中國這種政治設定……
蔡英文將於520就職新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要求蔡英文承認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壓力不斷。就事實而言,1992年,兩岸在香港進行會談的歷史事實存在,但的確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而且,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馬英九也痛批中共缺乏誠意,以「一個中國原則」政治勒索,導致會談功虧一簣。此外,國民黨政府在1995年代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6年就明確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社會安全
周盈成
五月 15,2016
【你怎麼不想想】隨機殺人 我們可以少關心一點
兩年前,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後不久,跟現在差不多的氣氛中,我在臉書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有些人類行為,終究是犯罪控制跟社會改革都管不了的,就整個社會來說,我們最好聚焦在管得了的事情上。 人們在隨機殺人相關議題上進行言論熱戰,批評政府解決不了問題。即使主張的途徑不同,論者們有個很大的共同點:都覺得這社會正受到隨機殺人的嚴重威脅;這個問題很迫切、很重要;為解決這問題,我們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教育文化
阿里斯壯
五月 14,2016
大學濫漲學費, 新任教育部長的第一道難題
520在即,新任教育部長也即將上任,上任後就是各大學提出學雜費調整申請的時刻,此次調漲幅度教育部於四月時公告為2.5%~3.5%,全國各大專院校已經躍躍欲試,近日更傳出世新大學為調漲學雜費,不惜引領教職員推打學生,好讓程序進行下去。 世新大學在5月11日下午召開調漲學費公開說明會,但在校內卻沒有公開此資訊,引來校內異議性社團的不滿,在公開說明會當中拉起布條,...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莊博安
五月 13,2016
鄭捷死了,然後呢?
5/10晚上,那幾聲槍響後,我難以入睡。 不是因為執行死刑後覺得「正義」被實現爽到睡不著。也不是因為死刑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瞭解社會脈絡如何產生這樣的狀況;是我總覺得怪怪的,認為事情有這麼單純嗎? 我看過許多網友的說法,有些覺得馬政府在5/20前開始刷「存在感」,有些覺得為了掩蓋巴拿馬文件的風暴,但不了鄭捷的「插隊」必定有些陰謀論在裡頭。的確,我也是這麼部分認為,...
‹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