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環境經濟
Mattel
7 月 22,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與他搞爛的經濟
馬英九又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了!一個民意支持度只有13%的總統,卻獲得國民黨員91.85%選票的支持,真是可喜可賀。 2006年,馬英九首度擔任國民黨主席時,說要推動「政黨法」並明訂總統不得兼任黨主席。2007年10月3日,馬英九強調「若當選總統後,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會競選黨主席,因為當總統的人本來就應專心國政。」 言猶在耳,2009年6月,...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台北國見無郎
7 月 19,2013
軍人和公民間的兩難:以及阿根廷留給台灣人的答案
陸軍洪下士在退役前夕的死亡,使得偏好曲解事實、忘記責任的台灣社會又開始喊著要咎責,俗話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平常不談責任也不談政治的台灣人,一旦爆發起來的當然是要求嚴懲、喊打喊殺,同時,「軍中人權」也成了google上的熱門關鍵字。一如項莊舞劍,本文目的不在討論忽略咎責規範和操作細節的台灣社會,而意在「軍中人權」。 說穿了,種種關於「軍中人權」的呼籲是希望國家介入,...
政黨政治
張之豪
7 月 18,2013
【雞籠勃露斯】基隆無城,甲飽就行
從七月初以來,新聞突然爆出許多「準備參選基隆市長」的傳聞。 不論是報派的,還是已經表態參選的,包括楊永明、羅智強這兩位馬英九先生的親信,甚至連節目主持人兼律師的謝震武先生,都被點名要來參選。 基隆政壇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熱鬧了,竟然開始有人會「搶著」來為基隆服務,這對基隆而言當然是件好事。 但突如其來的動作總讓人覺得有點奇怪。 楊永明先生在七月13日,...
環境經濟
新一
7 月 18,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台灣經濟迷航中國的總舵手─兩岸經合會
麻木的台灣社會,終因「兩岸服貿」才感受到馬邦伯「門打開,沒顧厝」的恐慌,也才知道馬邦伯政權黑箱談判的慣性,或許跟其喝威權牌奶水長大有關哩。 此外,隨著服貿的逼近,專家、學者跟產職業公會與工會,開始正視探討兩岸服貿可能的衝擊,經濟學者林向愷在一場高雄的兩岸服貿講座中,終於提及「兩岸經合會」此一讓兩岸談判處於黑箱狀態中的黑機關。 事實上,「兩岸經合會」是依據「...
環境經濟
李惠仁
7 月 17,2013
隱匿疫情,農委會的薛西弗斯(sisyphus)
農委會官員找來台大教授跟記者說:「農委會沒有隱匿狂犬病疫情」,其實,這種說法,嚴格來講,也沒錯。農委會的確意圖隱匿疫情,雖然被揭穿,但,充其量,也只是「隱匿未遂」而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農委會,非得要不斷的隱匿疫情呢?只要誠實公佈就好了,不是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我想了好久,才勉強整理出三個原因: 1.保官位 2.護利益 3.太靠勢 其實,「官位」、「利益...
環境經濟
黃良木
7 月 16,2013
服貿評估報告做2次,政府偷偷摸摸一以貫之
馬克思在他的經典政論小冊子「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裡面有一句經典:「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鬧劇出現。」 然後,再請仔細看一下底下這張網頁截圖,記住它。 「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你看出什麼了嗎?是的,我跟你一樣什麼都沒有看到。這是7月16日早上的網頁截圖,...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16,2013
【華山論劍】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二
彭帥打人喚救人,她把政治搬上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說:「我不能接受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說法。」彭帥還表示,雖然網球是體育運動,她們並不想被牽扯進政治。這段話惹火了許多人;不料謝長廷評論時卻說:「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像是在呼應彭帥的說法似的,他還補強說︰「如跟對岸的人說台灣,會被吃下去,(因為)他們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儘管謝長廷說的是小心的「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
中國問題
楊兆中
7 月 14,2013
佔領中環
七一遊行過後,香港社會最關注的,是由一班學者及專業人士發起的佔領中環行動,能否凝聚香港人向北京爭取2017年真普選的決心。初步觀察,佔中行動勢在必行,但北京卻似乎採取強硬政策,將佔中打壓在萌芽階段,此舉只會加速香港內耗,令香港競爭力不斷下滑。 佔領中環行動全名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隸學者戴耀廷在今年初發起,簡單來說,是他對香港民主政制步伐心生不滿,於是主張以公民抗命方式,...
司法人權
徐慧倫
7 月 13,2013
【時事想想】讓「禁閉」跟袁世凱一起走入歷史
陸軍六軍團五四二旅下士洪仲丘遭虐死軍中,引發社會撻伐,國防部為息眾怒,火速於十一日決議「暫停」士官兵之禁閉(悔過)懲罰,但對其之合法性及適當性的質疑,絕不會因此稍有停歇。 禁閉一詞源自袁世凱於民國二年四月一日公布之「陸軍懲罰令」,規定陸軍官佐及所隸之文官、見習官違犯者應受懲罰;儘管日本、德國已相繼廢除禁閉,但我現行「陸海空軍懲罰法」中仍保有相關懲罰;且較於管訓、降級、記過、罰薪、...
主權兩岸
林登峰
7 月 11,2013
從行為科學看九二共識的本質
民進黨開始華山會議,檢討中國政策。本文試圖從近代行為科學的角度,探討「九二共識」當中,最核心的「一個中國原則」問題。 西方近代行為科學認為人對各種事情的反應,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理性,另一種是感性。政治上的事情也是這樣。人類對於各種事情的反應常常都是包含理性和感性。 我們偶爾碰到有兩個人為了某一件事情爭吵,要我們幫他們「喬」。最常看到,也是最正常的做法就是:瞭解事情的真相,...
‹
…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