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政黨政治
陳德愉
1 月 24,2016
【內地想想】 那個背著貓坐火車的女生
前幾天,在「想想論壇」上看到這篇文章〈國民黨應該找的不是蔡英文而是蕭美琴〉。文章裡面提到,國民黨政治明星「挑戰艱困選區」往往無疾而終;但是民進黨這些年來,許多人志願到基隆、花蓮、南投這些深藍艱困選區深耕,七、八年的辛勞經營,在2016年選舉中都看到了成果,尤其是蕭美琴,在「花蓮王」傅崐萁強力動員下,立委選舉仍然勝出,非常不容易。作者説,國民黨內真正缺乏的不是領袖,...
環境經濟
邱懋景
1 月 24,2016
《大賣空》:敲響示警的經濟大鐘
二〇一六總統大選後,順應未來總統領導人的指示,我選擇謙卑地進電影院觀賞《大賣空》,藉此瞭解二〇〇七、〇八年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究竟所謂為何? 《大賣空》原著作者是麥克.路易士──他曾以另一著作《魔球》聞名於台灣,該書介紹大聯盟資本額小的運動家隊管理者,如何觀察球員的成績與數據,集結小咖球員並打造球隊的勝利方程式。同樣地,《大賣空》介紹四名金融業界的小咖如何觀察數據,讓數字說話,...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蔡榮裕
1 月 23,2016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牽掛多少認同的困境?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這是蔡英文在總統選舉後的勝選感言裡,一句有力量的語詞。但是我想要問,如果有某些認同是潛在地認同暴力者呢? 尤其是台灣這塊飽受外來侵擾的土地,我很難假設有一方選舉贏了,大家投票決定了一些事後,各種解讀的儀式行為裡,就已經排除了國民黨在台灣歷史裡,自始以來各式統治讓人心理驚恐的舉動。雖然要去經驗對於威脅者的「認同」,這種認同隱含不自覺地出現仿同行為的現象,...
中國問題
林維熊
1 月 22,2016
紅色供應鏈的真正企圖是甚麼?──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這幾個月來,中國政府所支持的紅色供應鏈併吞台灣企業的新聞甚囂塵上,大家都把焦點放在晶片設計與封裝兩大產業,中國的野心真是如此嗎?特別是,中國已經併購了新加坡的封裝廠,自行開發的手機晶片也已經使用在其品牌手機上。中共真正的企圖其實在台積電的尖端技術。為什麼會下這樣的判斷? 首先,國民黨內閣已經總辭,宣布所有與中共談判的經貿協議都已經停止,但是經濟部長鄧振中卻執意,...
政黨政治
賴天恆
1 月 22,2016
中國國民黨,學當個稱職的在野黨吧
從未在立法院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在116大選全面崩盤,立法院席次腰斬。中國國民黨除了必須徹底反省之外,更必須學習當個稱職的在野黨。在一片檢討聲浪當中,以奉行黨意以及人獸交論聞名的立委呂學樟先生所提出的主張,要「像民進黨這八年來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的動作,就是必要手段」,或許值得進一步關注。 過去民進黨多次霸佔主席台、癱瘓意識,中國國民黨千篇一律的回應是「民進黨不尊重民主」。...
政黨政治
洪榮一
1 月 21,2016
「政權交接」:人性與品格的反射!
政權遞嬗是項嚴肅又殘酷的過程;既將交出權位的一方不捨不甘、擔心害怕,既將接收權位的一方勃勃壯志、捨我其誰。「政權交接」真的是一場考驗人性與試煉品格的政治儀軌。 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大勝對手2,214,065票,贏得台灣第四次的總統直選,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總統。 當時的扁政府,為使政務順利交接、維持政局穩定與社會安定,...
全球脈動
劉夏如
1 月 21,2016
慰安婦問題與台日關係正常化(二) ──日華的戰後處理與台灣慰安婦問題
日韓慰安婦問題繞了好一大圈,終究還是得回到1965年體制來談。那台灣呢?1952年《日華和約》還是1972年「日華斷交」?法律界線的劃分其實也牽涉到東亞和解問題中,「台灣」該如何發聲的重新再定位。 事實上,中華民國政府從未出面幫台灣的戰爭受害者對日談判要求賠償。光這一點,就與1965年日韓基本條約天差地遠!1952年,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日華和約》(中日和約),結束戰爭對立狀態,...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杜韋漢(Cegaw.Tuthivang)
1 月 20,2016
故鄉為何總是一片藍天
這篇文章,重點是在於陳述小英總統故鄉屏東的一個山地小區域所呈現原住民支持國民黨的樣貌。同屬山原立委的高金素梅委員與孔文吉委員和平原選區的選舉生態也因著組成族群的不同而不在討論範圍內。還有,如果內建看到國民政府、國民黨這幾個字會心臟病發的,請小心服用,只是不看或許會錯過點什麼我們沒有思考過的角度。 記得幾年前曾在陳其南老師的課堂上聽過一個有趣的觀點,日治時期的台灣人,...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劉夏如
1 月 20,2016
慰安婦問題與台日關係正常化(一)
台灣國內討論慰安婦問題時,習以韓國為參照點,認為政府官方軟弱、民間社會普遍「親日」,無法舉國凝聚價值共識,致索賠求償無功、公道與歷史正義難以彰顯。媒體也嗜血聚焦於自願與否的發言、831軍中樂園的類比究責等與實際求償運動無關的口水戰輪迴。我支持台灣的戰爭受害者求取賠償/補償,但必須搞清楚求償對象與方向,以及主其事者的失職。本文先概述日韓慰安婦協議的重點,再比較台灣慰安婦議題的異同,...
政黨政治
洪榮一
1 月 20,2016
「政權交接」:我們是先進國家嗎!?
政權遞嬗在封建、專制、威權、獨裁的時代中,往往是暴力與血腥的祭典。交出權位的一方是武力鬥爭下的落敗者,攫取權位的一方是武力鬥爭下的勝出者;落敗者是要掉腦袋的,勝出者就往往手上沾滿血腥。民主政治的好處便在於政權轉移的過程中或許是吵吵鬧鬧、亂七八糟的,但是卻可以不必付出大動干戈、腥風血雨的沉重代價。 不管是武力鬥爭還是民主選舉,維安在位的國家元首或是既將接位的國家領導人都是項嚴肅的大工程。...
‹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