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的悲慘世界

友善列印版本

雨果的大作「孤星淚」,也就是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原著描述在貧富懸殊、階級不平的社會裡,老百姓因為肚子餓偷了一條麵包,卻因此被判重刑,接著主角在逃躲警察和司法的壓迫底下開啟一連串的悲慘經歷。

這個故事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本應維護社會基本正義的法律,卻被國家拿來迫害最底層的人民;應該要堅守法律正義的政府、警察,卻以宣稱執法,追殺老百姓;最後,本來只想要溫飽守法的人民,卻被迫屢次犯法求生存,不得不變成違法亂紀、破壞社會秩序「壞人」。這齣「悲慘世界」也在台灣上演,但不是在戲院,而是在臺鐵的軌道上。

稍微瞭解關廠工人抗爭的公民必然都知道這是一個十六年前工廠惡性倒閉種下的惡果,多年來政府無能向資方求償,卻轉而控告關廠勞工,逼著年邁勞工一個一個把退休金都交出來。對於日前關廠工人的激烈抗爭,勞委會主委堅定拒絕撤告,馬英九總統推說是「法律問題」,政府於法無據,也沒有該筆預算。

馬總統的說法其實是典型的新自由主義觀點,藉口勞資爭議只是勞資雙邊的問題,政府不需要介入,也不用負責。但政治事實實情卻是:近年來台灣政府急速右傾,透過各種法律政策一再確保資本家的利潤,包含各種減稅、投資優惠,甚至當企業經營不善,政府還主動呼籲搶救(例如呼籲國民使用hTC產品)。

同時,政府積極推動各種有利資本家的勞動政策,在為企業創造的更多彈性的勞動力,並同時減少對勞動者的基本保障。最後,當遇到勞工抗爭時,政府縮了起來,勞委會變成「資委會」,站在資方的立場盤算成本,總統也跟著裝無辜,兩手一攤說沒法沒錢,徹底推卸政治責任。

當今台灣的勞動景象基本上反映了這個失控的經濟秩序:大量的青少年建教生被當正職用,大學畢業生在約聘和外包勞動市場流浪,正職工作者在22K與責任制底下不停加班,移工沒有休假日,資深勞工的勞保岌岌可危,關廠勞工則被政府追討退休金。

回過頭來看臥軌抗爭,這個行動既象徵又實質地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政治秩序,讓火車走不了也進不來,也讓人不得不停下來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對於社會大眾有著重要的宣傳啟蒙意義,足以召喚民眾對於議題的關注。

然而當一般公民與政治人物的生活秩序被打破時,也必然有人感到嚴重的失禮冒犯,希望回到原先的政治秩序,就像在月台上的一些旅客喊著:「拖走!拖走!」更甚者,有人斥責激烈抗爭不理性,政府則恐嚇說要以「公共危險罪」起訴抗議行動的主導者。

在這個臥軌抗爭中凸顯了「理性」、「禮貌」其實既得利益者的反動修辭,「法律」、「秩序」論述也充滿了當權者的精心操作,讓平民不顧違法亂紀起身抵抗,而這正是雨果文字底下那個官逼民反、正義顛倒的悲慘世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