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社會安全
黃岳
3 月 29,2016
人權論述於死刑存廢論戰的困境
近年,台灣發生諸多強烈挑動公眾情感的社會治安事件,例如:台北士林隨機殺人案(2009/3/9)、台南湯姆熊殺童案(2012/12/1)、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2014/5/21)及近日的台北四歲女童割喉案(2016/3/28)。死刑制度的存廢爭論,經常成為各大媒體及社群網絡的主要討論議題。論述型態紛雜,涵蓋法律、倫理及刑事政策等。約略而言,主要議題包含「罪行與刑罰間的關係」、「死刑,或刑罰本身,...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9,2016
【學與業壯遊】 大學該複製量產,或是輔助創造?──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六
在18歲的時候,父母交了錢,讓兒女進入某大學某科系,光是坐在課堂上大概要花2000個小時,課外準備作業、報告及考試估計要再花3000小時。這一切,所為何來?父母辛苦,學生花時間、教授花心力,我們到底想要造成什麼?如果教育是為了學生存在,那麼,大學是提供了什麼,讓學生有更好的人生,讓所有人付出的努力並不枉費? 「複製量產」式高教,不該停嗎? 今日,大學運作的機制仍是「複製量產」式的。...
蔡榮裕
3 月 29,2016
內湖隨機虐殺小女孩的後續
關於3月28日中午,在內湖環山路一段旁當街虐殺小女孩案件,筆者表達幾個想法供大家思考。有些想法早就有人提過,不是我個人原創想法,筆者只是試著再次提出,雖然很猶豫是否要在事件當頭談這些想法?但電視裡名嘴的論述是多樣化了,緊急當頭但思考是比以前類似事件有更多角度了。 其實,自殺和這種隨機殺人都是很困難的課題,很難有一種單一或唯一的方式來解決。雖然精神醫學曾經希望,將一些複雜問題加以醫療化,...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邱伊翎
3 月 29,2016
犯罪:從來就沒有特效藥
為何每次發生殘忍的殺人事件,媒體跟網友就要來問廢死聯盟呢?好像非得要廢死聯盟說出一個解答。然而,每次不管廢死聯盟說什麼,任何人都也只會覺得生氣,因為不管說什麼,都不可能讓任何人有滿意的回答。但是不管發生多少次,大家都要重演一次這樣的情節。然而這樣做到底解決了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有。 台灣目前尚未廢除死刑,也有死刑判決或死刑執行,就算去問那些支持死刑的人,怎麼我國繼續維持死刑,...
史努比
3 月 28,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激情的惡性循環舖不出正義大道
一切都很熟悉,案情殘忍的殺童案,社會震驚之餘繼之而來的是一連串正義呼聲,在公共論壇上爆炸開來。我們為逝者心痛,對兇手不齒,並高度懷疑正義無法得到伸張。與此同時,我們先迎接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惡性循環,也很熟悉。 這個惡性循環的第一步必定是,氣憤的人們在咒罵兇嫌之餘,隨即透過各種訊息平台向廢死聯盟嗆聲,要廢死聯盟「踹共」;如果聯盟真的發佈了什麼聲明,底下又是一卡車的口誅筆伐。許多人會認為,...
環境經濟
林維熊
3 月 27,2016
對於新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議──思慮週詳的策略才可能成功
策略因產業不同而改變 政府的產業政策就如企業的策略一樣,本質上深受產業技術與市場需求特徵影響,沒有一套企業策略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產業的企業。同理,也沒有一套政府的產業政策可以適用於所有的產業。因此,不論企業或政府的策略都需要精緻的客製化(Customization)設計。 關於新政府的產業政策,根據策略經濟的知識,本文提供五個不同於產業政策的傳統看法,供新政府施政參考: 一,...
中國問題
沈榮欽
3 月 26,2016
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另一面
自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後,評論者多將此等同於中國對外經濟總戰略,但事實上中國對外經濟戰略包括利用(exploitation)與探索(exploration),一帶一路強調前者,目的在利用現有技術將過剩的產能推進歐亞非市場,利用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提升區域影響力;但其對外戰略還有較少為人提及探索這一面,旨在提升技術與促進國內經濟轉型,透過國際併購進入國際市場。...
童振東
3 月 26,2016
為翁院長事件說點話
最近中研院翁院長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聽說3月22日開始報導他女兒持有浩鼎股票後2天內,台灣媒體發出超過322篇負面批評。我個人當然沒有逐篇閱讀,但是對於部分批評的內容,實在難以苟同。 我個人一向支持:多少證據,說多少話,隨時修正,不狡辯,也不瞎起鬨。就我所知,外界的指控大致如下: 第一,解盲前後都不應從他嘴巴講出任何一句和浩鼎有關的讚美之詞。 我個人的看法是,...
歷史書寫
張幸真
3 月 25,2016
熱情中的冷靜──我所知道的韓石泉
「文化協會在臺南」是我來到臺南後,第一個策劃的展覽,那已經是2007年的事了,也是我認識韓石泉先生與研究日治時期知識份子社群的開始。 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臺灣人在地文化啟蒙團體,尤其是臺灣文化協會從臺北遷移到臺南後,以王受祿、韓石泉、蔡培火鐵三角為主,加上臺南地區醫生、律師、教師等人為主力,臺南遂成為推動臺灣文化啟蒙運動與政治改革的重要地區。他們展開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內容包括演講...
全球脈動
蘅葉
3 月 25,2016
死亡的權利──加拿大醫療協助臨終國會特別報告
人皆會死。如何死得優雅,死得有尊嚴,在很多重視人權的國家,已漸成醫師的責任。醫療不再是以「活著」為最高指導原則。對臨終病人的照護除了緩和痛苦的安寧照顧外,甚至要求醫師協助結束生命。從安樂死(Euthanasia)、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醫師協助臨終(physician assisted dying)到加拿大最近提出的醫療協助臨終(Medical...
‹
…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