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黃宗玄
10 月 21,2019
走訪台南消防史料館 反思消防員殉職悲劇
近來走訪台南的新景點「台南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舍),深刻地感受到消防人員的歷史進程、重要使命與現行困境。台南消防先驅——住吉秀松,於1919年成立日治時期最早的義消組織「台南消防組」,並擔任消防組領導者超過10年,之後才有正式的台南消防局的正規組織,是將消防知識與專業帶來台灣的第一人。 住吉秀松起初是個營造業者,1900年來台之後,參與許多重要建設工程,包括鐵路建設曾文溪線、...
社會安全
陳怡秀
10 月 16,2019
【日本想想】哈吉貝颱風吹出的防災反思:「證明」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颱風哈吉貝在日本造成重大災情。雖然颱風警報已儘早於5天發出,讓民眾有充分的準備時間,交通機關亦提前宣布列車停駛消息,許多公司行號更難得提早放颱風假,以因應超強颱風,但卻還是因為一份罔顧人命的墨守成規心態,引發爭議,起因源於東京都台東區的避難所,於颱風來襲之際拒絕了遊民入所避難。 事情發生在2019年10月12日,哈吉貝颱風登陸之時,東京都內開始陣陣風雨,援助遊民的社團法人團體「...
社會安全
羅惠文
10 月 11,2019
【女人想想】女孩植夢 打造共好圓夢森林
青春只有一次,你覺得非做不可的是什麼?19、20出頭的女孩們回答:「旅行、談戀愛、跟朋友夜唱夜衝……,而最多人的答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青春正盛,每個女孩都猶如一顆顆小星星,在她們天馬行空的小小宇宙裡充滿著無限可能,正待萌芽、準備綻放。今年夏天,有一群女學生參與「臺中女孩圓夢計畫」,來自六所高中職、九所大學,共十組團隊近四十個女孩,帶著自己或大或小、幾分稚嫩輕熟的夢想,...
媒體觀察
曾韋禎
10 月 11,2019
《全面滲透》:假訊息已是台灣的日常生活
現在的網路時代,只要打開電腦、手機,就是各種社群軟體、即時新聞平台,全天候散布各種訊息,完全不必有來源,也無從查證起。中國就靠操弄假訊息,全面滲透到每個人的腦海中。 中國大量製造的假訊息,起先出自「內容農場」,包括coco01、apple01、Bomb01、ptt01 等,內容未必都是時事新聞,常以生活趣聞吸引閱聽者注意,趁機夾帶不實訊息,而被廣為引用、傳閱。在輾轉流傳的過程中,...
拱祥生
10 月 08,2019
橋梁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行」入險境
南方澳跨港鋼拱橋無預警破壞,引起全國民眾對於橋梁安全恐慌,最令民眾無法接受的是,該橋權管機關港務公司在橋梁完工至今21年,從未檢測該橋安全性,但問題真只有橋梁檢測執行機關未妥善執行橋檢與維護?橋檢中央管理機關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建立橋檢系統將近20年來,為何連交通部自家部屬機關港務公司未執行橋檢,卻未見任何督導與處罰,顯然台灣現行橋檢法令與管理機制沉痾已久,已經病入膏肓,再不徹底檢討與建立機制,...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周婉窈
10 月 03,2019
《少年臺灣史2019年版》選摘:國府撤退來臺和島嶼的黨國化
日本結束臺灣的殖民統治之後一年又六個多月,發生二二八事件;再兩年十個月,中國國民黨政府撤退來臺。短短的四年多,發生這麼多事情,對本地社會衝擊很大,我們要怎麼去了解? 首先,為什麼「國府」會「撤退來臺」?是因為中國國民黨掌控下的政權在內戰中被中國共產黨的勢力打敗,一再失去據點,最後將整個中央政府和軍隊,以及相關人員,撤退到臺灣。在黨國教育中成長的世代(你們的父母輩),對於這段歷史,...
楊峻杰
10 月 03,2019
【政策想想】十二年國教該如何繼續前進?
台灣力拼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教更是強調「素養導向」,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此次最大的變革是「跨領域學習」及「知識能夠被實踐」。過往的教學總是注重知識的認知,但現在更加注重情意及技能,也就是對外來的環境刺激有所覺察,以及能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行為表現。 不可否認,教育部對此下了不少功夫,辦了許多工作坊增進在職老師實力,對於師資培育課程,...
社會安全
陳鶴勳
10 月 03,2019
【男人想想】自己的小孩自己教──全職奶爸育兒甘苦談
在一場演講中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郭駿武談及自己擔任全職奶爸的經驗。在孩子出生前他曾與妻子討論,希望由他來帶小孩,並辭去工作後專心在家照顧孩子。而在育兒經驗中,他最怕獨自帶小孩出門的時候,因為時常需要面對鄰居質疑的眼神與問話,他們總會帶著關懷的眼光問說:「你的太太呢?」,彷彿女性帶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男性獨自帶小孩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面對這種狀況,他總是耐心地回應鄰居的質疑。...
歷史書寫
王俐茹
10 月 03,2019
自由人ê自由魂
史明歐里桑第一次見到我與士博的孩子時,給了澄澄一個評語,他說: 「這是一個自由款的孩子。(che-si chi̍t-ê chū-iû ê gín-á)」 看著超不安份,拼命動來動去、四處爬的澄澄,我心裡想著歐里桑果然是有念過哲學的人,評論用詞跟一般活潑、可愛、活骨(o̍ah-kut)真是有差。自由的孩子,聽起來很開闊,也把出生不久的這位小妞形容得恰到好處。 後來想想,「...
江俊宜
9月 29,2019
永恆的青年——道別暨紀念史明歐里桑
(本文為史明歐里桑告別式講詞) 史明歐里桑終究是離開我們了。 或許,在現場的他,不想同意這樣的說法。他想親眼目睹台灣民族的強壯、自主與獨立,而不光只是現在這樣。或許,更任性地說,歐里桑對抗自然衰老規律的過程已經結束,終於成為永恆的青年。 回顧他的一生軌跡,我們所熟知的歐里桑生平,都沒有脫離那個青年,受啟發而嚮往意識的自由,壓迫處境的翻轉,那個狂放的「革命青年史明」太遠...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