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想想】數字台灣:電音三太子與被抹黑的台灣文化

友善列印版本

這幾年來,台灣的電音三太子風靡全球,儼然是台灣本土文化的代表。但是,在這民間信仰習俗文化被提升到國際舞台之前,你是否知道台灣傳統民間宗教信仰與習俗,是如何被污名化!?尤其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代!!

表一和表二分別是2011年台灣各種寺廟與各類教會的統計數據。兩個圖表內容充分顯示台灣宗教信仰的蓬勃發展,同時也顯示台灣宗教信仰的自由程度極高。這兩個表格資料,讓我們了解到除了我們熟知的佛教、道教、一貫道、天主教、基督教和回教以外,還有很多各種類型的宗教存在於台灣。不過,台灣的宗教自由與多元發展得來不易,這是台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成果。

表一:2011年台灣的寺廟數量

表二:2011年台灣的教會數量

就在解嚴之前,國民黨政府為了鞏固其權力,打壓異議宗教或無法掌握的宗教組織不遺餘力。國民黨打壓宗教組織的手法五花八門,例如,透過小道消息宣傳「一貫道」是「鴨蛋教」、男女裸體相處,取締的理由則是妖言惑眾與敗壞風俗等等。此外,打壓錫安山教會則是另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

國民黨在戒嚴統治時期,為了有效控制人民,對於傳統的台灣民間信仰則是採取「雙面」手法,亦即利用與監控廟會、卻又抹黑民間信仰。首先,在利用廟會方面,民間在迎神賽會時必須插國旗、黨旗與豎立反共復國等口號,陣頭行列也會出現「領袖」頭像。其次,就是積極監控,例如強迫各地廟宇加入官方許可的宗教協會成為國民黨選舉的樁腳組織。在抹黑民間信仰方面,在教育與媒體宣傳中,民間信仰卻又變成「迷信」,廟會與祭典則是一種「鋪張浪費」。早期,國民黨政府在普渡時,不僅通令公教人員不得參加拜拜宴飲,甚至組「糾察隊」嚴查到底。殊不知,民間的祭神敬鬼儀式,只是對上天的一種感激,以及人民在農漁工作閒暇之餘殺豬宰雞犒賞自己的行為。

抹黑民間信仰,卻又利用民間信仰的最可笑例子,莫過於民間信仰的神祇如媽祖、關公等等,祂們同時也是國民黨宣傳中華民族主義的宣傳品。可惜的是,這些國民黨統治高層,包含蔣介石在內等多數人的信仰,卻是來自於西方的基督教或天主教。

最重要的,在威權體制教育宣傳下,「好學生」因為聽從教育宣傳訓示,所以迴避傳統民間廟會組織,民間廟會組織則變成「不唸書」學生的集會所。因此,台灣社會將廟會陣頭和黑道、角頭與混混劃上等號,由來已久。2013年4月下旬,新北市政府要求各宮廟提交八家將或陣頭的成員名單,要求未滿十八歲的「染黑者」不得參與陣頭活動,強調若宮廟所屬陣頭不配合此措施,或外聘有黑幫成員的陣頭出陣表演,將取消一年內所有補助款。新北市政府的行政命令,點出了國民黨過去戒嚴統治對於台灣民間信仰抹黑的惡果。

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抬頭促使許多學校與地方政府回頭找尋地方信仰文化,重新重視這些曾經被抹黑的民間信仰;高雄內門的宋江陣文化復甦,以及近來繞著地球跑的電音三太子,就是最具體的例子。台灣傳統民間信仰日漸被「正面化」現象,也可以在電影中被發現。1996年的《忠仔》透過廟會八家將文化描寫當下的社會與家庭關係,電影內容偏向灰色黑暗;不過,2012年的《陣頭》,除了將陣頭文化結合當代台灣社會的搖滾音樂元素外,陣頭文化在本片顯得十分正向。

台灣民間信仰從過去被抹黑,一直到現在被重視,甚至成為台灣文化在全球行銷的代表,是一段艱辛的奮鬥過程。雖然現在台灣人不再污名化傳統民間宗教信仰與技藝,但相較於日本對於傳統民間信仰的傳承與文化行銷,台灣人還是需要努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