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主政與台美關係初探

友善列印版本

美國大選後第二天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討會上,黎安友教授曾說我們有兩個川普──選前的花招與執政後的落實政見,可能前後判若兩人。評論者則謂,在外交方面可能有十幾個川普,因為他的外交政策從未連貫一致。目前揣測川普政府對台灣的影響,為時還早,尚需等其內閣團隊成形之後。筆者先將競選言論,共和黨政綱做一初步分析。

首先共和黨政綱有關台灣部分,比民主黨政綱更為詳細,依照台灣關係法,並提昇台灣國防實力,殆無問題。共和黨極右派中對售台武器與技術可能被中國偷去這項疑慮,在民進黨政府主政之下將更為減少。九月中旬,筆者與一位在華府某智庫川普派的戰略專家交談,他說台灣自行造船(即國艦國造),購買防禦武器,不是川普批判的對象,反倒是日本有五兆億美元的GDP,南韓有一點三兆億美元的GDP,他們要美國保護,當請他們各自負擔保險費。所以就戰略上講,川普將採取分攤成本的戰略夥伴(Cost-Sharing Partnership)。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專家對台灣甚為友好,他還說萬一TPP沒被國會批准,台美雙方可以進行雙邊投資與貿易保障協定的談判。

其次川普一位經濟顧問也強調,川普不反對自由貿易,而是要公平貿易(Fair Trade)。雖然川普要重啟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反對泛太平洋貿易協定(TPP),但是亞洲盟友都表示如果美國不批准TPP,亞洲各國只好自求多福。果然日本國會在選後第二天通過TPP,而新加坡與紐西蘭也將跟進,對美國造成一種壓力。九月底一位日本農林省經濟專家曾在一項研討會上宣稱,如果美國不能批准TPP,日本將推動在TPP條款中有關「一半的會員佔GDP 85%批准才能生效」的協定,加以修改。如此一來TPP仍不至於胎死腹中。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安倍訪美時,曾在一項演講中說「My mind is in security, my heart is in economy!」今後美日互動值得觀察。

至於川普對中國強硬,是否將對台灣不利?目前很難下定論。如對中國進口課徵高關稅45%,防止中國網路入侵(Cyber Warfare),防止高科技技術外流,搶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正是幾個生鏽州(Rust Belt States)將票投給川普的原因。這些政見如果落實,對台灣並無傷害。有之,只有已在大陸的台商而已。但也可以警告台商未來對大陸投資多做考量。不要只孤注一擲,這對台灣經濟倒有正面啟示的效益。

至於對內方面,目前看來移民、健保、稅改與就業為首要重點,他將取消歐巴馬因金融危機之後Dodd-Frank Act對金融產業不必要的管制,廢除歐記健保(ObamaCare,但選後在CBS專訪又改口說只是修正而已)。他將允許大藥廠合併,加強陸海空、交通基礎設施,減少所得稅等級從目前五級降為三級,減低中產階級稅率,純是共和黨的重商的歷史傳統,也是中等收入家庭只受中等教育的白人投給川普的主要因素。對在全球化迷失受傷的人們而言,正中其下懷。雖然如此,吾人並不能斷定美國走回保護主義。但是適時糾正全球化之下對所得分配不均的一種反彈,是正確的方向。

國會山莊方面,台灣連線成員席次因若干成員退休與落選在眾院減少13位,只剩127位。參議院雖有兩位台灣連線成員中的眾議員改選參議員成功,仍減少三位,只剩27名。這是台美人將來繼續努力的方向,今後要多多爭取各選區參眾議員加入台灣連線。選區的利益就是結構成美國的國家利益。

至於台美間除了外交、武器採購之外,在貿易投資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蔡政府五大產業,除產業之間聯結,聯結在地,也聯結國際。其中物聯網、綠能、生物科技、國防工業與精密機器也存有與美合作的空間。台灣的超額儲蓄年近二兆億台幣(相當於中央總預算),與其成為銀行的爛頭寸,甚至流入中國,如果沒能引導在國內投資,不如在美投資置產。不論投資國內或投資美國都比投資中國來的安全可靠,既可將資金有效運用,也可以強化台美關係。

柯立芝總統(John Calvin Coolidge Jr., 1872-1933) 曾說:「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如果我們與美國經貿加強,搞好第二個Business(商務生意),則也可以搞定第一個Business(美國大事),使台灣與美國關係成為美國大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