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系、政治系輔系。是《公醫時代》創始成員,也是「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之一。目標是當個探索社會病理的臨床醫師。
八仙樂園的嚴重事故,塵爆造成500餘名傷患,其中近200人需要收治加護病房。這一爆,不只爆出台灣公共安全的重大缺失,也為讓我們目睹人力吃緊的急診與醫療現狀。
相信許多身處第一線的醫療從業人員,都面臨過類似的困境:手頭上正在處理重大外傷(major trauma)或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的病患,急救區外頭卻有檢傷分級三至四級的患者或家屬催促著怎麼等那麼久、怎麼還沒有人來看我⋯⋯等等。
從上述的例子中,不難看出急診的難處。急診室的意義在於,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利用,優先搶救黃金時機內的患者生命。然而若同時有輕症患者如潮水般地湧入急診室,不僅患者要苦等,也使醫療人員的工作量大增。於是急診室總是壅塞不已。而醫病關係也在一次次的衝擊下逐漸失去信任。
但急診壅塞早已不是新的議題。根據《康健》雜誌今年四月底的報導,解決急診壅塞最該做的三件事分別是:
1:轉診、分流計劃應更徹底執行。
2:應增加病房調度彈性、重視急診收治住院率。
3:人力配置規範應符合病房實際照護需求。
其實在這些建議的背後,最關鍵的思考模式在於: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個平時便以全速運轉的系統,要有能力負荷突然其來的重大事件,卻又不投入任何可帶來實質改善的資源。
近年來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指出,人的認知能力會受到「匱乏感」的影響。簡言之,當人們工作排程滿檔時,便很難有餘裕去做最佳的決策。同理,平日工作就頗為吃緊的急診體系,也很難單靠醫療人員的犧牲奉獻就能解決結構性的問題。
八仙樂園的不幸事故,不僅衝擊災難應變體系,也讓我們看見了所有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沈重負荷。在災難發生後,我們見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真摯情感,也看到醫療人員銷假投入救助工作。只是我們不能寄望每次都靠自發性的義舉,來彌補體制的根本缺陷。只要災難一過,醫病之間可能又要陷入先前互相怨懟的困境。
無論是轉院制度的改善、健保給付的調整、徹底審視醫療人力的缺口,種種政策層次的調整,主事者都應該肩負起健全醫療體系的責任,而非造成無力者互相攻訐、有力者卻避而不談的窘境。若基層醫療人員能團結一致,把矛頭對準醫療政策的制定,我們才更會有足夠的能力來面對各種突發事件,醫病之間的充分信任也不會只是災難時的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