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霸凌了誰?

友善列印版本

網路流傳文章提及連勝文被網路霸凌,連勝文本人也宣稱被網路霸凌。雖然馮光遠有不同意見,尤其是在他文章中提到親身經驗是被連勝文排擠了。但是,連勝文所遭遇的批評聲浪,有部份確實是霸凌,當然也有很多批評是中肯質疑。

例如:連勝文不斷提及自己有金融專業,但是在專訪中卻理直氣壯的表示自己沒有證照,還把投資人的錢賠光了。沒有客觀認證,又缺乏實際表現,單單拿壟斷市場的悠遊卡來強調自己有專業,確實會讓人疑慮。

另外,還有些是針對連勝文選舉方式的反彈。例如:連幕僚抹黑MG149時,一同抹煞學術研究者的努力;同黨朋友指控台大醫院強摘器官,形同踐踏醫療人員的尊嚴,尤其踐踏醫療人員尊嚴的還是醫師的大家長。還有同陣營的人假藉「公民」之名行「打手」之實,當柯文哲公布明細後,羅淑蕾立委的工作人員自稱公民嘗試去查MG149案件,或是在公開辯論的公民提問時進行指控,這樣行為在在乎國家未來的公民眼裡又是如何?

霸凌雖然是從古以來的現象,但是這現象是由歐美開始研究。霸凌由「bully」的音譯而來,但是中文的翻譯其實更能解釋現象,「霸」字面上來看是具有某種優勢的人壓制他人,而「凌」是某種行為上的欺負他人,所以霸凌就是仗著優勢並欺負他人的行為。除了強霸凌弱以外,也有可能是「多」霸凌「少」,如網路對連勝文的霸凌,或是「有權」霸凌「無權」,如:立委蘇清泉不顧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集體反對,仍堅持提案要降低心理師資格認定。

在處理校園霸凌的經驗來看,霸凌者往往是習慣的欺負他人,或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所引起。像是從小被過度寵愛,讓孩童太過自我中心,對他人沒有包容心,且闖出麻煩時都有父母或是長輩出來善後,讓孩童遲遲無法從環境中學習責任感。另外,也有些人其實是自己內心不安全,曾經或是擔心被霸凌,所以就先下手為強。而被霸凌者,有時候外表或是表現上獨特,不光是邊緣的學生,有時優秀的人也會被霸凌。但是,也有些被霸凌者,其實也有內心的不安,所以常常會主動挑釁他人,但是忽略自己個子可能較小,或是人緣不好,最終引發眾怒被霸凌。但是,不論如何,霸凌者仍需負較大的責任。

霸凌或被霸凌的情境與原因可能都不同,就台北市選舉來說,連勝文確實受到一些網路民眾的霸凌,就有如他透過幕僚霸凌柯文哲一樣,也就像是他以排擠來霸凌馮光遠一樣,相較於連勝文對柯文哲的霸凌,網路對連勝文的霸凌就小許多了。這次台北市選舉,柯文哲被霸凌的情況在MG149上表露無遺,MG149不是宇昌案翻版,而是宇昌案的加強版,這樣遠遠大於以往的霸凌力道讓大家的關注都落在台北市。

這次台北市選舉我們看到國家機器的介入,再次展示政府帶頭霸凌的嚴重性。然而,臺灣有許多地方都有政府帶頭霸凌的情形。有權霸凌無權的情形像是大埔農地、樂生療養院、倒廠工人,與國道收費工人都是不折不扣的霸凌現象。相較於這些市長候選人,這些病人、勞工或是農民的權力或是資源是更嚴重的不對等,更是被「依法行政」壓得死死的,更可惡的是被被霸凌之後還不允許人民反彈,要求民眾默默吞下委屈。對於不住在台北的人,更該關心我們所屬的地方政府是否會霸凌人民,以台東為例,卑南族卡地布部落祖先疊葬的墓地,在台東以經濟觀光之名強硬徵收,沒有溝通就找來師公做法會,不理會原住民的祖靈或是基督教信仰,對活著的後人或是已死先人完全不尊重,當部落的人起身抗爭時,政府甚至一度起訴抗爭的民眾。

是的,連勝文是被網路霸凌,但是他也是柯文哲與馮光遠的霸凌者。然而,我們更該在乎的是,拿了納稅人錢的政府如何霸凌沒有權力的我們。當有錢的企業主說政治應該要服務經濟時,我們更應該擔心,在政治中社會公義與人的價值在哪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