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馬英九記者會:以民主法治為名的詭辯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記者會,一言以蔽之,是一場高舉民主與法治大旗的詭辯,用意不在對話,而是模糊焦點,同時為自己解套
 
(圖片來源:聯合報)
 
這場記者會的發言非常馬英九,了解他的人應不會感到奇怪。他先訴之以情,說明自己留美時也曾參加過學生運動,肯定學生初衷,接下來切入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法治和先人奮鬥,然後直接跳到簽訂服務貿易協議的必要,下半段完全都是服貿的「工商服務」廣告時間。
 
從星期二的抗爭開始,這場戰爭對總統府和國民黨而言,和往常並沒有太大不同,就是媒體戰和資訊戰。抹黑學生的烏賊戰、分化學生的政治作戰都是絕佳案例。國民黨的操作策略,特別是金氏戰法之下的國民黨,重要的往往不是事實的本質,重要的是它如何呈現在公眾眼前,同時形塑為經過精心設計的既定意象。
 
所以,馬英九召開國際記者會的目的只有兩個,第一是打破對他「神隱」的指控,告訴大家他出來發言了,同時藉由記者會的形式,展現他回應了學生的「對話」要求,儘管他的實質發言仍是「對抗」。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扭轉國際媒體的報導力度和面向。馬英九最是在意外媒的報導,台灣媒體批評他五百次,他都可以視而不見,外媒的批評卻是他無法容忍的。隨著國際媒體的關注,以及場內學生善用網路科技和多國語言對外宣傳的力道,適時轉移外媒報導方向,是必須執行的戰術。
 
就發言內容而言,馬清楚定義學生行為不法、不民主。這種作法,和中國民眾說「泰國的流血抗議是我們要的民主嗎?」殊無二致,將民主限縮在形式上,和「穩定、和諧」作比對。也許你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相信我,有很多人會接受這種想法。
 
媒體試圖要他將學生不法和國民黨團不法作比對,但馬閃過這個問題,同時作了完美切割,將張慶忠的問題推給國會自主,似乎完全忘了他是國民黨主席,清純得好像他完全不了解國會發生了什麼事。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律師說得好,所謂的「依法行政」在台灣已被濫用,法治已成為統治手段。實際上發生的是,掌權者不斷的變換法律概念來愚弄人民,而忽略本身濫權的事實。
 
馬英九的策略很清楚,要退回委員會是不可能的,但他以「院會也可以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作為「讓步」,讓抗議者無法說他未曾讓步。至於院會要怎麼處理,基於國會自主,那是王金平的事。至此,馬英九的態度回到召集院際會議的那一刻,彷彿他是路過的鄉民,一切爭議都與他無關。
 
無奈的是,詭辯也罷,切割也罷,馬英九的國際記者會都很可能發揮效用,而時間並不站在學生這邊。除非學生發動更大抗爭,或是社會能量大量而迅速的灌注在學運身上,否則唯一有可能改變整場運動能量的人,很可能只剩下王金平。檢查老王過去的紀錄,我們很難樂觀得起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