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想想】打狗吹水:非洲外交情變史─闔上「中華民國」的最後一頁吧!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賈梅變心,據說台灣一堆「憤青」很是受傷,跑到賈梅臉書上痛幹這位甘比亞的獨裁者,典型一副情感受傷的「魯蛇」表現。至於,馬邦伯則一貫地擺出一副「看報才知道」的納悶口吻:「台甘高層互訪不斷、合作計畫執行良好,且中共也未介入,竟突然宣布斷交,要求外交部痛定思痛」雲雲。

事實上,賈梅的變心除了戳破馬邦伯「外交休兵」是「活路外交」的謊言之外,從「中華民國」曾歷經的慘烈非洲外交情變史看來,「中華民國」的「外交」早就如同臨終病人一般,只是用呼吸機與藥物以維持心跳的假象罷了。

畢竟,當年「中華民國」為了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拼聯合國的「正統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對於1960年非殖民化歷程後的非洲新獨立國家的外交爭取,可說是「步數」盡展。縱連,「和親」等無恥「女體外交」步數都得使出,為的就是留住黑兄弟的那一票。當年的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更曾被異議人士以「龜公」或「三七仔」為嘲諷,指控其專門幫色胚外賓找女人,讓禮賓司淪為皮條司。

當中,中非帝國卜卡薩皇帝的台灣選妃記,便是那一頁無所不用其極的外交戰的無恥極致。若對照當前馬邦伯式的休兵外交,萬事以中國臉色為依歸的態度,當年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拼外交,雖然手段過於無恥,但敬業態度卻令人感佩呢?!

卜卡薩大帝之高雄轉角遇到愛

1960年,阿爾巴尼亞在聯合國提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為正版的中國代表權之後,國民黨隨時會有現出「山寨版中國」原形之虞。因此,1960年,「中非共和國」獨立之後,隨即成為國民黨政權亟欲拉攏建交的對象,並於1962年建交成功。兩年後,1964年10月中非共和國便琵琶別抱改投中共懷抱,但隔年1965年卜卡薩(Jean Bedel Bokassa)將軍政變上台後,在「非洲先生」之稱號的外交官楊西崑運作之下,於1968年5月再度恢復邦誼。

為了鞏固卜卡薩總統善變的心,1970年國民黨政府的「雙十國慶」前夕,便邀請中非共和國總統卜卡薩參與慶典,並以高規格的國宴款待。但卜卡薩難以捉摸的心,依舊讓變節傳言鬧得沸沸揚揚。為此,楊西崑再度於1971年初多次抵達非洲「喬外交」,隨即4月底即有新聞報導指出,卜氏在上次國慶來訪之刻,南下高雄拜訪,入住愛河西岸「圓山大飯店」(今天愛河畔鹽埕國中校址),在抽暇瀏覽愛河風光之時,浪漫地邂逅一位長髮及腰的18年華少女「林小姐」,並口頭邀請到非洲觀光訪問。回國後,卜氏對此承諾邀約念念不忘,於是林小姐便以「親善」大使之名預定於五月回訪卜總統。

親善大使林小姐,抵達中非共和國沒多久便下嫁卜卡薩總統,隨即變成「外交和番」的劇情。1976年12月4日,卜氏將中非共和國國體改制為君主立憲的「中非帝國」,並自封為卜卡薩一世。林小姐遂成為卜帝17位王妃之一,當然還不包括卜氏名下數十位情婦小三。後來,卜帝在政變下流亡象牙海岸7年,直至1987年遜帝卜氏才返國受審。於是,受審期間遜帝嗜吃人肉的消息,便開始流傳,並獲判20年徒刑,迨至1993年的大赦中才出獄。

國民黨的「女體外交」

然而,當年「林小姐」下嫁卜卡薩的真相,遠非國民黨政府營造出的「仙履奇緣」的浪漫版本。畢竟,以當時威權年代,再加上卜卡薩此位國賓可是重要的外交綁樁對象,豈可任其「趴趴走」,到處找女人攀談呢?事實上,卜卡薩與「林小姐」相遇的地點,位於在高雄市愛河畔的「仁愛公園」(目前的高雄史博館對面的『228和平紀念公園』),據說是在外交人員遠處監視,全場淨空的刻意安排下的浪漫邂逅,以此滿足難耐寂寥的卜卡薩。

根據,「林小姐」是在愛河邊七賢三路「四愛」(Four Loves)酒吧上班的吧女,是遠從宜蘭至高雄討生活的女孩。姊妹倆人同為吧女,父親則在安樂宮酒吧拉三輪車。不論是外交部主動安排,抑或是卜氏主動要求,那一頁愛河畔的「情慾外交」,就此上演。

1996年12月,遜帝卜氏獲釋後三年,便因心臟病過世。但在其逝世前一個月,卜氏曾跟台灣政府要求尋找愛妃;隨後,前聯合報記者嚴智徑,遂發出一則「外交部撮合林小姐『為國服務』」的新聞,並述及時任外交部長周書楷,對於身為中非共和國的『國舅』身份無比光榮。有趣的是,嚴記者也在報導中無意提及,除了林小姐之外,外交部也曾安排某位女星招待某阿拉伯貴賓的消息。

此則遜帝尋愛妃的新聞,也引來某位自稱劉廉康的讀者投書,指稱其太太曾任林小姐管家,並以『政治犧牲品』形容林小姐。後來,外交部或許為了掩飾過往的女體情色外交的可恥面目被戳破,遂對外指稱:「當年卜卡薩因另結新歡,是位東歐的白人女子,為此『林小姐』傷心返國。目前林小姐可能已另組家庭,為防二度傷害,外交部無意協助遜帝卜氏尋愛妃。」

讀者劉廉康跟外交部接連的對外放話,看似輕描淡寫卻有欲蓋彌彰之味,或許是唯恐嗜血的八卦媒體窮追不捨。那年,愛河見證的一頁情色女體外交,就隨著卜卡薩的突然掛點,嘎然而止。

終結「中華民國」,決斷「台灣」外交

道德地看,國民黨此種拼外交行徑,果然無恥下賤;專業地看,國民黨為力保「中華民國」,真可說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敬業」。

事實上,當年眼看「中華民國」的山寨中國外衣即將被扯下之際,那位非洲先生楊西崑也曾務實跟理性地跟蔣介石建議「中華台灣共和國」(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宣告台灣作為一個新而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實體,放棄名不正言不順的「中國」代理,以續保聯合國席次。

當然,其介如石的獨夫老蔣以「漢賊不兩立」的頑固拒斥,並埋下後來「中華民國」的外交孤立與困境。迨至,1992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作廢,中國國民黨私自從中國帶來台灣,並加諸人民身上的「內戰」狀態解除之後,台灣獲得了新生跟重新確認身份的契機。

李登輝之後的「務實外交」著重於非邦交國的關係開展,以及參與國際組織。後來阿扁時期的「全民外交」、「民主外交」與「人權外交」,前者以台灣的經濟成就為國際突破口,後者則利用台灣的政治成就為國際連結的切入,雖各有側重,但從未處理與面對「中華民國」這個作古之驅的問題。

儘管,阿扁還配套台灣入聯的運動,但卻被馬邦伯與國民黨的「中華民國返聯」給扯後腿。直至,馬邦伯上台後,則搞出「不拼外交就是外交」的詭辯,並稱之為「活路外交」來混水摸魚,並拿「中華民國」糊內部島民,對中共則「一個中國」,對國際則唯中國臉色是問。

感謝賈梅,替鬼島人上了一課,讓我們知道「中華民國」企圖透由這些台人可能從不知道的小國家,來維持「中華民國」的心跳假象。以台灣的名義,展開入聯運動,其實才是名正言順、開大門走大路的「活路外交」。連自己都不敢跟自己的身份、人生、與國家做一個決斷,還在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盡想些如「女體外交」之流的旁門左道奧步,以企圖維持根本不存在的現狀,嘗試封存變動不居的每一個當下,讓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這樣的國家縱使有外交,都不值得驕傲。

台灣的地緣位置,本就比較倒楣;來自中國的打壓圍堵,本就是基本款;這些我們都認了,但不代表我們必須認命。闔上「中華民國」的最後一頁,翻開屬於「台灣」的第一頁,當台灣人都不敢跟國際要求「台灣入聯」之時,那世界上還有誰會「鳥」你呢?!真正的「活路」不在於邦交國的多寡,而在於我們是否有那份決斷與認識,誠實且驕傲地用自己的身份,參與國際社會的那份能力、意志與責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