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想想】從國情院干政與極左派「內亂陰謀」事件看南韓社會的撕裂對立

友善列印版本

自2010年至今,我在南韓的採訪生涯已邁入第三年,當中感受最深刻的事,莫過於南韓的意識形態對立及兩者幾乎無法找到交集。

我第一個採訪的主題是脫北者,然後是MBC罷工。脫北者一直是保守陣營主打的議題,但主張與北韓交好的進步勢力甚至對北韓抱持幻想的極左人士卻置之不理,深怕談到脫北者會壞了與北韓協商的進程。而MBC罷工則是進步勢力攻擊保守陣營的招牌,尤其是自前總統李明博上任後,政府對媒體箝制日益嚴重,但坐享其成的保守勢力卻予以迴避,同時指責在野黨與發動罷工的電視台工會站在同一陣線,認為罷工具有特定意圖。

兩新聞議題剛好是南韓社會的極端,使得我常常無法獲韓國人的信任。在出席許多場合時,保守勢力支持者一聽到我處理MBC罷工新聞,並時常與工會聯繫,臉色丕變,批判這些人刻意茲事,甚至有朋友直接將他們抹紅為「赤色份子」、「暴徒」,叫我與他們保持距離。而進步陣營擁護者,一聽到多年來我採訪脫北者與研究北韓議題經歷時,同樣感到遲疑,他們認為我與保守主義者站在同一陣線,是阻礙社會進步的力量。

不過,媒體被保守勢力壟斷,以及進步勢力只以媾和心態面對北韓,都是確實存在的問題。而最近激化兩意識形態對立的,莫過於最高情治單位「國家情報院」所掀起的政治風暴。

在2012年底我在《想想論壇》「圖解南韓總統大選」系列文章中曾提到,選前幾天,國情院被揭發組成工作團隊地在各網上討論區大量留下毀謗文在寅與支持朴槿惠的發文。壟斷南韓六成市場朝鮮、中央、東亞等保守系三大報與寡占的三家無線電視台刻意迴避此事。

遲至朴槿惠就任,檢警偵查後發現作為李明博前總統心腹的前國情院院長元世勛涉有重嫌而遭拘提。國情院還被發現收買一般民眾,每月支付近十萬台幣薪資給線民協助大量煽動輿論,東窗事發後還企圖刪除網路紀錄掩滅事證。但接受調查與出席國會聽證會的元世勛卻表示這是國情院職員的「個人行為」,另外在北韓威脅日益嚴重的現在,透過輿論「遏阻赤色勢力」有其必要。

去年底輸掉大選的在野黨民主黨不服氣,要求朴槿惠總統道歉、新任國情院長下台,開始展開露宿抗爭,揚言於下期國會杯葛執政黨新世界黨等所提出的法案,並拒絕朴槿惠的總統與朝野會晤提議,給新政府難看。但新世界黨卻認為民主黨要求無理,攻擊民主黨圖謀政治操作而罔顧民生。

民主黨認為政府應對國情院進行徹底改革,而代表民意的國會要在其中扮演關鍵力量予以監督制衡。朴槿惠與新世界黨卻認為國情院的改革應是「自發性」的,要求國情院「主動」提交改革案並自行實踐,在野黨當然無法接受。另外,在國會對國情院干政事件進行國政調查的聽證會上,執政黨議員不斷袒護國情院相關人士,不是詢問與國情院事件本身毫無關聯的問題,就是意圖以攏長時間發言阻礙審查。最後,聽證會以朝野兩黨議員爆發口角衝突告終,國情院大選干政事件仍於司法程序上接受調查中。

而沒過幾天,國情院突然揭發親北韓的極左小黨「統合進步黨」國會議員李石基涉有「內亂陰謀」嫌疑。國情院掌握了李石基召集包括統合進步黨高層在內的數百位幹部組成名叫「RO(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及革命組織)」的秘密集會發言錄音。在秘會上,李石基等人多次發表親北言論、高唱北韓歌曲,並進一步研議建立「武裝力量」,討論如何製作槍械與炸彈,並破壞交通、媒體與大型資源設施的計畫。

原本李石基還否認這些發言,統合進步黨指責國情院收買黨員並長期監控進步陣營,這是韓版「麥卡錫主義」的復辟。但在組織秘密集會的錄音逐字稿以特刊形式完整被公開在報紙上,立即引發社會軒然大波。法務部提請國會表決是否逮捕李石基。執政黨新世界黨黨內還出現要求曾與統合進步黨站在同一陣線的民主黨須為此事負責的聲浪。最終,國會300席次中,有258票投下贊成票,這其中包括近八成曾站在同一陣線的民主黨議員。李石基以通敵與製造內亂等嫌疑接受調查。

但在親北勢力遭到圍剿的此時,也有人質疑國情院選在這時機主動出擊根本是轉移被批判大選介入政治的焦點,民主黨也保持繼續推動國情院改革並發動抗爭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國情院的進擊」在媒體上就獲得完全不同的回應。朝中東三大報每天火力全開猛攻,三大電視台每晚新聞也以三到四分之一的時間集中報導李石基事件,從筆者整理自傳媒議題報刊《媒體今日》的圖表即可發現,保守系三大報與老三台對短短發生不到一週的李石基事件的報導量與已經延宕半年的大選干政事件相比多出兩到三倍,完全是天壤之別。

這就是嚴重撕裂與對立的南韓社會,兩派立場完全無法找到交集對話。進步勢力在批判保守勢力不顧社會公義的同時,不願面對拋棄對北韓的幻想、不敢正視北韓蹂躪人權的實態,而只願意看北韓臉色行事。而保守勢力在自己壟斷媒體作威作福的當下既不想公平競爭還放縱情治單位成為政治工具打壓異己,並將進步勢力全部扣上紅帽子。朴槿惠總統在選前所打出類似和解共生觀念的「國民大統合」藍圖,在兩意識形態無法放下既得利益與正視公平競爭陷入更激烈的對立下,恐將流為口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