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台語片:台灣人心,台片秘義

友善列印版本

《總鋪師》上映3週,票房接近2億,在8、9月的大約同一個時段重演了《海角七號》(2008)熱潮,成為可與所有國內外院線大片匹敵的主流鉅作,觀影人潮不退,看戲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日前《總鋪師》陳玉勳導演和《海角七號》魏德聖導演對談,陳導提到曾在台片市場低盪時作品票房失利而苦思未來走向,幾經波折後直到《海角七號》創下逾5億票房,才發現原來市場和觀眾都是在的。

是的,台片的市場和觀眾一直都在。誠如《總鋪師》裡吳念真飾演的憨人師說的料理秘訣,「心若歡喜,菜著好食」,電影市場一道道台菜端上桌,只要等到一道與台灣人心歡喜共鳴的美味料理,台灣觀眾就要大快朵頤,吃個痛快。

這個台灣人心,是此專欄上文提及台片氣勢的一種神秘義理。

《總鋪師》的祕義,是以3位大師雄踞北中南的地理台灣,架構出「人鬼神」傳奇的精神台灣,並和另一部億萬台片《陣頭》(2012)一樣,上演環台公路行腳朝聖之旅,通往自成一格的台灣史地人文世界,更具體化為地底列車行進空間裡充滿素樸壁畫與溫暖菜尾湯的人間烏托邦。

《海角七號》的祕義,則是其歷史情懷與本土風情,X了你馬的台北,在台灣國境之南,了卻羈絆,再造新生。憨人師吳念真當年曾評論說,海角大潮是綠民輸掉2008總統大選後療傷止痛的現象,就政治意識解讀而言,頗為精準。

其實,海角現象比療傷系路線走得更遠一些。

當年,《海角七號》曾遭學者投書痛批充斥「日本殖民地文化的陰影」,「逃不了日本文化控制的魔手」,欠缺「哲學思想和世界觀」,「激起一片搞笑的莫名笑聲」,將「隨風飄搖破滅」雲雲,其他類似的鄙夷看法也很不少,結果是反向證成了海角現象的台灣影史正典地位,如今《總鋪師》再度激起了一波波搞笑的莫名笑聲,隨風飄搖破滅的恐怕是那些不知所雲的無釐頭影評呢!

從政治意識光譜來看,海角現象一個有趣的面向,是其觀影族群的政治傾向,如以深綠、淺綠、淺藍、深藍粗略劃分,本片影迷分佈可以說是體現了綠營政治人物的夢想,那就是除了上舉無釐頭評論所代表的深藍立場不會那麼投入之外,全面大幅度吸納了深綠、淺綠、淺藍族群,也就是含括了現今台灣民意主流的廣義獨派或台灣主體派,而不只是傳統嚴格定義下的獨派或綠色族群而已。

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並非有些貌似「親綠」或「中間」的所謂「清流」人士所說的「超越藍綠」,而是植基於台派綠營民眾對本片的全面認同與喜愛,然後擴散出去的感染力量。

定義這種有根有底的喜愛與認同,是觀察當今台灣文化景致不可或缺的角度。台灣人的沉鬱悲思與清朗理性,以在地內容題材做活潑炫麗的展演,所能打動的台灣人心,會是漫漶而無固定邊際的。

所以,如同海角現象一樣,我不會只用「人情味」或「古早味」等馨香軟綿的詞彙來定位時下的總鋪師熱潮,新世紀台灣電影的新台語片內涵需要一個比較剛性的定義,在思辨層次上連結到文化自覺與國族認同的主體論述。

就台灣影史而論,新台語片其實是在補進度,補上1980年代也講台語的新電影運動還迎欲拒的台灣質素,如果補得滿了出來,也只是剛剛好而已。《海角七號》、《陣頭》、《總鋪師》等新台語片所呈現的比較誇張、表演式的風格,某種程度解構了沉抑低調的台灣新電影文藝傳統,上溯1960年代台語電影盛行期的常民趣味與土地風采,凝聚本土情感厚度,傳承在地影藝傳統。

在這個補強台灣影史的根本地位上,一些讚賞《總鋪師》卻拿今年春節檔破4億台幣的《大尾鱸鰻》來墊背的評論恐怕是無法成立的,對於大尾甚至總鋪師的一些老派的、嚴肅的影評(炒作不長久啦,笑不出來啦之類的),大概就是「中間」、「清流」人士證明自我存在的姿態吧!

這就是為什麼,思及台灣電影長久以來流落漂泊的精神內涵,看導演陳玉勳於《總鋪師》努力補強鋪陳,及其本人在目前也正上映的另一部優質台片《失魂》裡飾演診所醫師,所娓娓道出的「漂泊的靈魂」,所以會流露出一種互為指涉的擬真趣味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