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賴慈芸熱門文章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賴慈芸
1 月 26,2017
【書摘】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書名: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作者:賴慈芸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05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785 台灣戰後十餘年間的重要譯者,幾乎都是所謂的外省人,即出生在大陸,在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九年間來台。譯者背景幾乎全數是軍公教或流亡學生;...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賴慈芸
9月 19,2019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上)
台灣與翻譯自始就難以分割。台灣初登世界舞台,就是在大航海時代,島名「福爾摩沙」即為歐洲語言的音譯。台灣歷史以移民和殖民為主軸,每一次不同民族的接觸自然都有翻譯活動。但早期與歐洲文化的交流,可供研究的翻譯文本有限;清治時期的翻譯活動以原漢通譯和傳教士的翻譯為主,與清帝國其他邊陲地區差異不大。日治以降,日本既為東亞最早接受歐洲文化的重鎮,台灣也不能自外於亞洲的現代化浪潮,翻譯局勢大開,...
教育文化
賴慈芸
8 月 24,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教改經典:夏山學校
「父母不能了解學校裡書本教育是多麼不重要。小孩和大人一樣,只學得會他們喜歡學的東西。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只有書呆子才主張唯一的教育是從書上得來的。⋯⋯對大多數的少年學生而言,學校課程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它剝奪孩子們玩耍的權利,造出一批小老頭來。 當我在師範學院或大學裡對學生講課時,我常常對這些滿腹無用知識的青年男女的幼稚感到驚訝。他們知道的很多,...
教育文化
賴慈芸
9月 07,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愛的教育
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地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 夏丏尊,〈譯者序言〉,《愛的教育》 提到《愛的教育》,四、五年級生一定都很熟悉。不但小學國語課本裡面選了好幾篇,寒暑假作業也常常是指定讀物。...
文化研究
賴慈芸
9月 22,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兒時最愛:俠盜亞森羅蘋
亞森羅賓以一身兼為劇盜和偵探,是一個亦兒女、亦英雄,風流倜儻而任俠慷慨的人物……亞森羅賓的故事借劇盜而吐社會的不平,則比福爾摩斯徒為法律與資本家的鷹犬,較高十倍。 ...
文化研究
賴慈芸
10 月 06,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戒嚴記憶:苦海餘生
「如果中國打開門,每個人都會走,都會去美國。」 這是1982年暢銷書《苦海餘生》的最後一句話。我小時候看的是好時年版本,封面是林布蘭的「加利利海上暴風雨中的基督」,還以為是寫船難的書,沒想到居然是描寫共產中國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原作書名為China: Alive in the Bitter Sea, 1982年出版,...
書評書介
賴慈芸
11 月 23,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六O年代的愛情倫理大戲:冰點
提到六O年代的翻譯暢銷書,不可不提三浦綾子的《冰點》。這部小說在1964年奪得朝日新聞小說首獎,三浦綾子當時還是旭川一家雜貨店老闆娘,這是她的第一部小說。1965年出單行本,極為暢銷,又拍成電視劇和電影,盛極一時。 1966年,台灣兩大報聯合、中時(當時還叫徵信新聞)同日開始連載,徵信新聞由徐白執筆,聯合報由朱佩蘭執筆,兩大報同時搶譯,十分熱鬧。徐白成名已久,朱佩蘭則是新手,...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賴慈芸
9月 19,2019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中)
往前閱讀:《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上) 從日治到美援:收錄論文簡介 《臺灣翻譯史》共收錄十二篇論文,大致按照論文主題的時序排列。前六篇探討日治時期的翻譯,第七篇探討二戰時的通譯,後五篇探討戰後台灣的翻譯。以下略敘各篇論文: (一)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 本文討論日治初期的漢語文言小說,...
書評書介
賴慈芸
9月 22,2019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下)
往前閱讀: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上) 《臺灣翻譯史》導論:翻譯之島(中) 文化系統的碰撞與協商:從翻譯看台灣與中國、日本、美國、東亞的關係 翻譯涉及兩種以上的語言文化,因此翻譯史可以反映出文化之間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而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文化系統,就是中國、日本和美國,其次則為東亞。以下分別討論: (一)台灣與中國:不只是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