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吳傳立熱門文章
吳傳立
4 月 21,2015
解放的何止是乳頭?
很有很久以前,有個人喜歡說垃圾話;國王認為他說話「不衛生」,於是把他關起來打了一頓。這傢伙很不服氣,繼續到處主張「每個人都有講垃圾話的權力」,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陣營,認為「言論自由的確很重要,說垃圾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應該予以支持」。雖然他只是單純地喜歡說垃圾話,但是他觸發了人類對於言論自由的追求,關於言論自由的論述也越來越豐富。 以上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政黨政治
吳傳立
3 月 02,2016
立院採訪也該升級到2.0
為什麼要管制立法院的採訪權?檯面下的真正原因有很多,而檯面上最堂而皇之的理由,當然是「保障新聞自由」。但是別忘了:「用管制手段保障新聞自由」的背後假設是「有被管制的需要」而且「管制的手段讓管制的結果利大於弊」。 在資訊時代,「資訊流通」(不管是上游的採訪階段還是下游的傳播階段)「應該」被管制嗎?管制的結果會是利大於弊嗎? 先說結論:第一,在資訊時代,「不管制」是原則、「管制」...
教育文化
吳傳立
3 月 12,2017
關於歧視的批判、被批判與自我批判
我有時也會說一些歧視的話。比如說,我也曾在耍寶說蠢話的時候,學腦性麻痺者說話的腔調說話──意思是說自己說這些話很腦殘──而且不止一次。表面上我是在開自己的玩笑,然後確實也逗得同事朋友哈哈大笑,可是其實這樣的笑話是建立在他人的傷痛之上。 於是慢慢地我不再說這種笑話。但那也僅限於「我有意識到的」。另外還有一些,比如說「大陸妹」、「越南妹」這樣的用語──這些是不是一種歧視呢?很可能是,...
吳傳立
五月 31,2014
標籤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亂用標籤的人
「標籤」只是個工具。工具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麼使用它。 最近因為捷運慘案太震撼人心,大家急著找出原因以求安心,於是大把大把的標籤就往兇嫌(兇手)身上貼;在此同時,有許多人擔心大家濫用標籤,於是高呼「去標籤化」,以至於標籤快要變成一種髒東西,彷彿有識之士都不該使用。 事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 首先,標籤怎麼來的?「...
社會安全
吳傳立
五月 06,2015
全民公敵答客問
關於「以監視器抓違規停車」這件事情,柯文哲市長主張「法令沒有說不行的事情為何不能做」,引起軒然大波。反對者如錢建榮法官雖投書媒體,依法理、援法令說明為何期期以為不可,仍有許多民眾認為「以監視器取締非法究竟錯在哪裡」。柯文哲市長人氣之高,敢攖其鋒者漠不淪為全民公敵。筆者不知死活、不揣淺陋,試圖用更白話的方式說明整件事情的癥結點究竟在何處──答案是「隱私權」與「法治精神」。 問:...
吳傳立
3 月 28,2016
乙武洋匡惹怒了誰?
1636年,美國麻薩諸塞的清教徒擬定法律:夫妻若在妻子月經來潮期間行房,兩人需判處死刑。1650年5月,英格蘭通過《通姦法案》,對於婚姻之外的性行為判處死刑。 你覺得荒謬嗎? 肢體先天殘疾的乙武洋匡坦承數段不倫戀的消息傳開後,在臉書掀起熱烈的討論潮。有知名的網路觀察家說「沒有腿也能劈腿,沒有手也能把妹,讓人重新思考男人到底需要什麼才能讓女人愛上,這我真的不懂」;有人拿他的書名開玩笑「...
媒體觀察
吳傳立
10 月 20,2016
你侵害綜藝天王或大記者的言論自由了嗎?
言論自由的核心意義 綜藝天王在頒獎典禮上引起重大爭議的言論,以及報社大記者的爭議言論是否屬於「言論自由」?該不該予以尊重?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釐清言論自由的意義。 言論自由的第一層意義,在於「我們不應該摀著誰的嘴巴」。人人都必須能夠說想講的話,才能避免有誰有理無處說、有冤無處伸。 言論自由的第二層意義,在於「人人都可以反駁」。你有說話的自由,我當然也有反駁的自由。少了這層意義...
歷史書寫
吳傳立
五月 07,2017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與讀者的破解之道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 史學家寫歷史,不外乎三種內容:「客觀」的陳述、「相對客觀」的詮釋、以及「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 所謂「客觀的陳述」,比如說,秦始皇的兒子、孫子是哪些人,曾經幹過哪些事情。這些是客觀的事實。雖然因為年代久遠,不同的書上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大致而言不會錯得太離譜,至少不會「老子變兒子」、「兒子變老子」。 所謂「相對客觀的詮釋」,比如說,秦始皇為什麼這樣做,...
全球脈動
吳傳立
7 月 16,2017
產業的前進,還是文明的崩壞?談Uber的失敗,與滴滴打車的勝利
關於中國的滴滴打車擊退了Uber這件事情,最近有篇評論是這麼說的:「一向對中國保持謹慎的《經濟學人》,也在此次合併後發表封面文章指出,『滴滴對優步的中國勝利,並非個案,這背後是整個中國科技公司崛起的縮影』中國互聯網人戴了二十多年『東亞病夫』帽子,終於能摘掉了。」 其實,這樣的論述是很有爭議的。 文明的基礎 如果你玩的是「一個人打怪」的遊戲,遊戲規則是最原始的「弱肉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