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焉能起高樓? ──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會議有感

友善列印版本

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第二次會議結束了,這或許是首度開放旁聽的課綱相關內部會議。然而,相較先前反課綱微調的熱潮,旁聽的民眾卻僅有十五位不到,這恐怕是連主辦單位都意想不到。不過,現場仍有不少媒體到場採訪。

可惜的是,正如多數新聞報導一般,記者們並無意,也無法聽完兩個小時的會議。反課綱學生在會議開始後十分鐘時離席抗議,讓媒體取得了新聞點,此後會議的討論內容,似再無媒體關注。各大媒體發出的新聞,除了反課綱學生離席抗議之外,只有會後教育部發布的會議結論。對會中委員發言,幾乎毫無著墨。

事實上,會中的委員發言,恰恰說明課綱微調是一場兩年的鬧劇。

故作爭議的「十七點爭議」

「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的目的有三:一、 釐清歷史微調課綱新舊課綱爭議點,並就後續歷史課綱研修方向與撰寫原則提出建議;二、提出歷史補充教材撰寫之建議指導原則;三、依據103微調課綱檢討結果,提出歷史課綱審議程序及爭議處理機制之建議指導性原則。

第一項目的「 釐清歷史微調課綱新舊課綱爭議點,並就後續歷史課綱研修方向與撰寫原則提出建議」,是本次會議主要的焦點所在。討論應自八十六項修改處逐一檢討,或者就國教院整理之十七項爭議開始呢?會議在主席的強勢主導下,選擇就國教院十七項爭議進行討論。

在第二次會前,各委員已經就十七項爭議題提出書面意見。會議開始沒多久,便認定「『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都是畫蛇添足,國際即包含漢人,多元即含中華,因而決定建議改依101課綱。其次,委員們又認為微調課綱依《原住民族基本法》中的「原住民族」定義,將「『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並不合理,建議改回。就「『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兩點,則建議改為「明鄭時期」與「荷西時期」。最後,則決定「『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建議用「清朝」。

在兩個小時略為雜亂而跳躍的會議中,委員們就此七項達成初步共識,其餘時間,則在確認後續委員會日程與討論方式。在這七項達成初步共識的「爭議」中,「『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兩點,幾乎是在毫無異議的狀況下,認為不合邏輯而通過。這顯示了十七項爭議根本不是十七項爭議,一些明明白白的問題,卻為了維持微調課綱,而不得不成為「爭議」。臺史所所長謝國興更在討論開始時表示,委員會前書面意見中,對這十七項爭議的意見多半傾向101課綱,之所以有爭議,原因出在微調課綱強調中國主體性的刻意作為。

無論會中意見是否得當,與會委員們的討論確實相當誠懇而認真。但在後方旁聽的筆者卻無法為此感到心安。這是因為單就十七項爭議展開討論,絕對無法達成小組第一項任務中的「釐清歷史微調課綱新舊課綱爭議點」。

十七項爭議的提出只是單純的文意分歧,是把歷史敘事視為一字褒貶的思維下所整理出的「爭議」。但這種整理方式,並未考慮課綱各部份效力不同,也未呈現前後脈絡。是故,單就抽離脈絡的十七項爭議「語詞」是否得當進行討論,其結論很有可能不與原有脈絡相合。更何況,十七項爭議只涵蓋臺灣史的十七項爭議,也不能涵蓋所有的微調課綱問題。筆者早已在九月為文具體詳述課綱中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不少都不在十七項爭議之中。

黃召集人主張僅就十七項爭議討論,而小組成員也未有反對意見,若未來會議並未調整,只在教育部、國教署設定的議題框架下進行討論,則小組不能達成「釐清歷史微調課綱新舊課綱爭議點」之任務已成定局。而更糟糕的是,這種作為,顯現小組成員並未仔細研究過新舊課綱,基本功根本沒有做足,未來恐怕只會衍生更多問題與爭議。

「專家諮詢小組」是沙上樓閣

筆者的憂慮不僅在於十七項爭議並無法完整呈現微調課綱問題(甚至有誤導之嫌),更在於「專家諮詢小組」的定位,以及其決議效力全然不明。

儘管教育部煞有介事地組起了專家諮詢小組,也引起媒體的關注。但這個小組只是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作業要點」第十四點第二項,設在課審會審議大會下,提供諮詢的小組。換句話說,小組沒有權限參與分組審議、修訂過程,也沒有權限參與審議大會(至多列席說明)。對於課綱的產生,小組成員沒有任何決策權。而另一方面,引起爭議的103課綱早已通過課審會,教育部面對程序質疑,一面否認,一面則拒絕公開資料。在臺權會資訊公開訴訟定讞以前,恐怕難有進一步釐清的可能。所以即便是小組最後提出的建議,也幾乎註定與103課綱無關。

專家諮詢小組至多就是對「尚在研議中」的十二年國教中,高中部份的歷史科課綱給與建議。但是否採納,最後還是由課審會大會決定。暫緩中的十二年國教歷史科草案是否要依小組建議進行修改,也在未定之天。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只要課審會不想理,就可以不理的編制。更不要說無論從十二年國教課綱編修的角度,或者從處理103課綱引起的各種問題。這個編制都無法產生任何有效的結果。

教育部在今年10月27日提出的小組17人名單,事實上遠較微調小組的組成為佳。這份名單中的歷史學者成就斐然,不可能有微調小組所引發的專業性爭議,也留意到現場教師、教育學者的必要。較為可惜之處,是小組中的教育學者找了曾做過教科書審查標準研究案的黃炳煌教授、以評鑑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黃嘉雄教授,卻沒有選入任何歷史教育研究的學者,也沒有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代表。但無論如何,這確實是份值得肯定的名單。

公開相關資料、退回103課綱才是正舉

謝國興所長的發言中,多次提到對微調說明的不解。例如根據書面資料,微調將「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的理由,乃是彼等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乃是一私營公司,不代表荷蘭政府統治臺灣,故而只能用「入」,不能用「治」。姑且不論此等見解是否得當,重要的是,這個意見從未在草案版或正式版的103課綱修訂說明中出現。但在公開的說明之中,這個改訂的說明只有「文字修正」四字。顯見教育部另有一份書面資料送與諮詢小組委員。究竟孰為真正的修訂意見?若發予諮詢委員的資料才是真正的微調理由,何以微調委員的論述、意見從未公開接受檢驗?

相較於教育部的諱莫如深,微調委員們卻經常在中國講述其用心所在。今年四月,王曉波便接受觀察者網訪談,表明「國民黨現在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在於,它沒有『國家目標』,自己一直很含糊很迷茫,需要有更強的論述來說服群眾,課綱修改正是想起到這樣的作用。」公開表示課綱微調是為了意識形態工作。近日,謝大寧也被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主辦的《臺灣研究》2015年第4期上發表〈臺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一文,其中提到課綱微調的四點原則:「第一,我們強調了臺灣歷史與漢人移民的關係,以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地位。第二,我們區隔了『外來政權』這個概念,讓鄭成功、清朝與『國府』的統治,回歸到『正統』的地位,臺灣的所謂外來政權只有荷蘭與日本的短暫統治可以算。第三,我們強調了臺灣在各個時期與中國本土的關係,也更加強化了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壓榨剝削的本質,平衡處理了日本在臺灣的現代化措施。第四,我們不再以政經分離的方式處理『國府』統治時期,如此也就比較平衡的處理了『國府』在臺灣的功過。」[1]

直到此文一出,筆者方才理解為何課綱微調有那麼多不明所以的修改:那是因為謝等人將歷史教育的變化,單純地歸因於想像的「杜正勝集團」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操弄,而對歷史學科發展、教育理念的演變毫無著墨。在這種意識形態對抗性的理解下,101課綱是他們眼中的「臺獨課綱」,滿本都寫著兩字是「臺獨」!——寫白的臺獨是臺獨,沒寫的也是臺獨——既然處處是臺獨,就得處處扳成「中國」。但本來沒有臺獨,這樣刻意「反正」,反倒製造了「荷西入臺」這種莫名其妙的「文字修訂」。自始不曾考慮歷史教育與歷史學知識位置的「課綱微調」,也就必然引起學界廣泛的不認同。

如今,教育部欲以「專家諮詢小組」亡羊補牢,卻無視破牢何在。教育部給了只把歷史教育當作認同塑造工具,而無視歷史研究發展、歷史思維養成的謝大寧、王曉波等人微調的實權,任憑彼等恣意妄為,又以行政權力加以護航;卻僅讓勤勤懇懇,學有所成的學者們做些不明所以的工作。若當初便由這17人進行因教學需要的課綱微調,又怎麼會有兩年的社會內耗,以及一條寶貴生命的犧牲呢?而今日如此定位不明的編組,未來更不無可能因毫無成效而遭受社會撻伐。這便是為什麼儘管委員們討論誠懇而認真,但筆者始終坐立難安的關鍵所在!沙地焉能起高樓?

謝大寧、王曉波的公開發言,在在說明了這次的微調並非教育部在公聽會手冊中表示的教學所需;而「專家諮詢小組」的討論,更證明彼等兩年來無端炮製了一場鬧劇。一意護航的教育部,早應公開相關資料,坦承疏失、退回課綱,以示負責。103課綱的種種問題,實非亦非定位、效力不明的「專家諮詢小組」可以處理。在十二年國教社會科課綱暫緩的今天,筆者仍要沈重地呼籲教育部:公開相關資料、退回103課綱,並以養成歷史思維為核心議題,規劃十二年國教歷史科。莫再以官僚作風,浪費社會資源,甚而使臺灣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歷史教育面臨全面崩盤的危機。

 


[1] 這篇文章雖然是發表在八月出刊的2015年第4期,但應即為謝大寧於今年6月19日,在泉州信息工程學院進行的「兩岸課程與教科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會上宣讀的同名報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