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辯論
史努比
12 月 27,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朱式辯論法的啟示:總統大選辯論改革時機已到
說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浪費了觀眾一個下午或許太言過其實,但它勢必令許多人失望。讓人失望的不只有如同瘋狗的朱立倫,反正我們事前對他的期待大概也就是像這樣一路亂咬;真正令人搖頭的反而是辯論內容,進一步說,甚至是台灣大選辯論的模式。該是我們思考徹底修改電視辯論模式的時刻了。 回顧這場好事多磨的辯論,還是先從朱立倫談起。朱的策略很明顯,就是從頭到尾忽略提問者的問題,無論問的是什麼,專注於一而再、...
許介文
11 月 17,2014
海外台灣人觀察台北市長選舉辯論
人品及適合度、社會階層向上流動,以及對人的同理心。這些是除了口頭承諾的選舉語言─比如說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退休公教人員年金政見─以及所謂人民與權貴之類的抽象修辭之外,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和連勝文在11月7日全國轉播電視辯論會裡,向選民展露出來的個人特質和信念。 這個辯論會提供了台灣全島的民眾,以及海外的台灣人近距離了解和評估兩位候選人理念的機會。在這個辯論的場合,...
Mattel
3 月 10,2014
【週一想想】政治台灣:人民的素質決定政客的品質
3月9日,民進黨台北市長初選市政辯論會熱鬧登場,但是坦白講,一如往常的選舉電視辯論,究竟有多少人會在乎辯論會的內容?會審視候選人提出的具體政策? 我想,是否「喜歡」這個候選人,是否「認識」這個候選人,是否這個候選人言行曾經「得罪」過我等等抽象因素,才是決定許多選民支持與否的關鍵。至於候選人真正的視野、能力與具體可行的政見,根本不是多數選民考慮的真正因素。 事實上,人民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