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書評書介
百田尚樹
1 月 18,2018
【書摘】《青蛙樂園》:「只是愛好和平──就不會有敵人來了嗎?」
書名:青蛙樂園 作者:百田尚樹 出版日期:2018年1月5日 出版社:尖端出版 某一天,寧靜的雨蛙國度突然遭到凶殘的達摩蛙占領。為了全族存亡,年輕的雨蛙蘇格拉底不顧長老反對,帶領六十隻同伴離鄉背井尋找能夠和平生活的地方。牠們踏遍荒野、河流、森林與岩場,同伴們一個個倒下、犧牲,蘇格拉底與另一隻存活下來的雨蛙羅伯特,最終越過高聳的岩壁,抵達了和平又豐饒的國度──那帕吉。...
電影戲劇
松音
1 月 18,2018
【動漫物語】幽遊白書:熱血青年的成長與成熟
講到90年代的熱血動畫,除了所有人記憶中的灌籃高手,另一個就是中視在半夜播放的幽遊白書。同樣是少年漫畫,播出時段的選擇應該是有緣由的,幽遊白書畢竟牽涉到神怪及生死的議題,某些畫面也比較陰暗恐怖,但當時小朋友就算是不睡覺也要看幽遊白書,尤其是暗黑武術會大場面,幽助和戶愚呂的拚死決戰,簡直可以說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也難怪去年東京晴空塔的幽遊白書紀念活動擺起了大大的戶愚呂讓大家合照、...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1 月 17,2018
【日本想想】夢不落帝國的現實面?關於迪士尼「卡通明星」的職災爭議
最近關於勞工權益的問題,引起各方關注,想要擁有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似乎變成奢望,甚至在夢幻國度迪士尼裡,欲保有「合理」標準都顯得困難。這是一個關於夢想變調的真實例子。 有一位28歲的女性(姑且稱呼她為A小姐好了)在老少咸宜、帶來歡笑與夢想的東京迪士尼樂園工作,她的職務是穿戴玩偶服裝扮演卡通人物的演出人員。A小姐自2015年2月開始在迪士尼工作,但2016年11月開始,...
休閒育樂
阿宏叔叔
1 月 17,2018
【野球人生】阿宏的棒球建言(七)高中棒球隊是否該跨縣市招生
國內的高中棒球一直有一個現象,就是有某些新組成的球隊,可以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國內高中棒球界的佼佼者,而且會一直強下去,每年在國內各大賽事都名列前茅。這一類球隊通常資源充沛,可以開出優厚的入學條件,並透過跨縣市招兵買馬,把各方好手都納入麾下,只要入學條件一直維持優渥,自然每年都可以招收到來自不同縣市的好手,甚至有些好選手不招自來,儼然以棒球資優班的方式來招生,成績自然不差。 相對於條件優渥,...
書評書介
蔡宏政
1 月 16,2018
人口老化:臺灣未來40年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衝突來源
「人口老化」(population aging)是「人口轉型」(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的必然結果。所謂人口轉型,就是人口由高出生、高死亡轉到低出生、低死亡的過程。因為死亡率先下降,而生育率要到一至兩個世代之後才下降,因此這期間會累積一大群人。當他們還是年輕的勞動人口時,就有所謂「人口紅利」;但當他們老化退休後,...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 月 16,2018
【春風化雨】「埔頂寒、海底燒」:捕鰻苗的朋友,今夜海水溫暖嗎?
時間進入一月中旬,好幾天的寒流來襲,我一直在想念著一群不太熟的朋友,他們不知道過得好嗎?他們的工作,是下海捕鰻魚苗,聽說陸地越冷,海水越溫暖,如果再加上下雨越大,海水越混濁,鰻魚苗很可能視線不好,也就越容易被捕抓到,這是我在氣溫8度的清晨5點半,在蘭陽溪出海口遇見的捕鰻人,他告訴我的經驗談。 開始注意到宜蘭海邊的捕鰻人,是在2016年歲末冬季時,剛剛搬居到宜蘭生活,...
書評書介
林志都
1 月 15,2018
【書評書介】Ready Player One 一級玩家:論虛擬與現實
書名:《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 作者: 恩斯特.克萊恩 Ernest Cline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1/03 12月底看到「Ready Player One一級玩家」的電影預告片,覺得驚為天人,對眾多像我這樣,喜好虛擬世界角色的粉絲來說,能看到動畫Speed Racer主角的賽車、電影「回到未來」...
音樂藝術
Join
1 月 15,2018
【聽那些女孩唱歌】女孩不只是想要玩樂──色彩斑斕的辛蒂.羅波Cyndi Lauper
全球流行音樂與唱片業的黃金時期,非1980年代莫屬,隨身聽與錄音帶大量普及、CD也儼然蔚為風潮,動輒全球千萬張的銷售量、如傳說般的天王天后等巨星如雨後春筍源源不絕,那份光輝燦爛的榮景,以及人們對音樂的珍惜、重視,絕非數位串流流竄的今日可比擬的。 當然,對80年代注重排行榜與銷售量、音樂過度商業化、偏離創作初衷而成為討好大眾的商品等等批判的聲音,也是從來沒有少過;但事過境遷,...
Jack Huang
1 月 14,2018
【時事想想】「回泰國都有24K」?來自曼谷的第一手觀察
最近一篇「回泰國都有24K」網路言論瘋狂被各大媒體引用,內容大抵是泰國勞工寧可回自己國家,也不願意待在台灣領低薪,台灣物價又貴,「台灣是不是要完了」等云云。確實,台灣薪資凍漲,物價卻連年攀高並不是什麼新聞,甚至若放眼世界各個已開發國家,例如下圖中以美國為例,平均每小時的基本工資也尚未回復到2008年以前的水準。當然,以「平均工資」作為衡量有失偏頗,但本篇並不是要來做社會與經濟的嚴謹比較,回到重點...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 月 14,2018
【拆哪電影院】電影裡的城市幻象
現在是個凡事快速的時代,就像拍照,手機一拍便可快速上傳社群網路。筆者喜歡慢生活,最近抽空整理了數位相機還未普遍時所拍的照片。 其中一張是在北京熱鬧的王府井拍的,那是新東安商場旁的拆除工程,怪手、滿地的瓦礫⋯⋯,這其實也是當時北京經常可見的景象。為了成功爭取奧運會的舉辦,許多建築上都用白漆噴上「拆」字(多半還會加個圈),所謂拆哪(China)的說法就此而來,...
‹
…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