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陳文彬
3 月 13,2015
第一堂課
大學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我總會花兩個小時在開設的課堂上,調查學生們的經濟狀況,然後跟學生們解釋何謂「世代不正義」。我常以學生們自身狀況為例,一一詢問現況,取出中間值來。 讀一所私立科大學生,四年下來加上學費、食宿、交通等生活費,仔細估算大約需要花費109萬元。同學們畢業後投入職場工作,若比現在大學畢業生基本薪資再高一點,每月領2.5萬元。扣掉勞、健保、勞退、國民年金……等里里扣扣稅金...
3 月 13,2015
陳文彬
作者為電影導演/演員,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學系 副教授
蘇瑋璇
3 月 13,2015
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
今天早晨,讀到劉克襄老師寫的「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坐在捷運上我默默流眼淚,環顧四周,比我略大、比我略小,都是茫茫然在這擁擠城市裡被撕扯破碎、夢想幾乎快消磨殆盡的年輕靈魂,因此我想寫一篇「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回應劉克襄老師。 我是76年次,27歲,與絕大多數同輩的台灣年輕人一樣,高中畢業後考上台北的大學,在此念書、畢了業,找份薪水差強人意的工作,為了落腳在天龍國,...
3 月 13,2015
蘇瑋璇
政大新聞系畢業,現在是上班族
環境經濟
賀陳旦
3 月 12,2015
期待專業官員
過年,什麼都停下了!乾巴巴的新聞只剩下各地塞車的報導在撐篇幅。每年,帶著無聊看這些例行報導,看官員說些破紀錄流量的說詞,一邊就不耐煩了。這種上看xx車次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說給誰聽的啊?到底有什麼對策啊? 年節已經過了一段時間,這時候大家應該可以就事論事地一起想想…… 高速公路上300萬輛車? 台灣高速公路總長約900公里,全天24小時上上下下車輛有300萬車,...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2,2015
【日本想想】 在遺忘和記憶之間書寫──震災四週年,日本依然努力著
東日本震災已屆滿四年,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場悲劇似乎已成舊聞,日本大致上已回到過往的步調,力拚經濟,但對當地人而言,復興與傷痛,仍是現在進行式。損壞的建築物可以再重建,匱乏的收入可以再掙錢補足,但內心的缺口,是四年時光可以治療的嗎?當人們反覆傾訴「傷痛不該被遺忘」,痛苦和恐懼究竟該被記下抑或拋去,受災者的心靈如何得到解放,仍然是日本國民全體的重要課題。...
社會安全
林宏燦
3 月 12,2015
我是農民,我支持農業外勞
自從勞動部對外宣布今年將引進農業外勞,農業外勞的討論再度成了熱門議題。勞動部勞動發展署長劉佳鈞昨天表示,台灣接下來會引進首波兩百名緬甸籍的農業外勞,但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隨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反對,徐教授表示:「國內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反觀農業部門卻又嚴重缺工,農委會及政府是否剛好可趁這個機會吸引年輕人從農,並努力保障及提升農民所得,藉此來培養新一代的台灣農民?為什麼要引進農業外勞呢?...
mlkj
3 月 11,2015
要求聯開住戶走「不同門」的思考
日前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在上電台專訪時,說曾有聯開宅的住戶要求,未來向市府承租房子的承租戶,必須跟原住戶走不同門。林洲民憤怒到,在臉書上發文說「台北人瘋了嗎?」 其實林洲民局長不用這麼生氣,相反地,住戶如果這麼在意大門,他應該當場提案幫住戶加碼。比如說該棟大樓超過七十坪的住戶,走鑲金的大金門、五十到七十坪的住戶,走鑲銀的中銀門、不到五十坪的住戶,就請走鑲銅的小銅門。此外購宅時,...
音樂藝術
林衡哲
3 月 11,2015
從芬蘭指揮大師沙隆年憶蕭泰然的一段往事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我所持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 ──摘自《聖經提摩太後書》 2015年2月24日我在美國洛杉磯時代的文化戰友蕭泰然,終於在打完了一場海外台灣人文藝復興的聖戰後,平靜地安息主懷,在家中去逝,他的4位子女和同甘共苦的夫人都隨侍在側,看到他平安地回到天國去了,做為他的心靈戰友,難免會感到傷心,但是這七年來,...
3 月 11,2015
許有爲
作者為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公法所博士候選人
‹
…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