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4 月 26,2015
林柏寬
作者台灣師大數學系、台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自我期許為一個「操縱文字的數學藝術家」、「教育實踐者」,不打教育高空,針對社會不公現象抒發見解。
4 月 26,2015
黃益中
師大公訓系畢,政大東亞所碩士,海軍陸戰隊預官,現為台北市大直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課堂外的身分是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巢運」發起人之一,並擔任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言人。著有《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他心目中的品格教育是公平正義,最害怕學生長大後只會考試賺錢卻對弱勢冷漠,努力在課堂上翻轉錯誤價值,取材時事進行公民思辨,啟迪多元價值觀念。 「我就是譁眾取寵!」...
噶瑪蘭心湄
4 月 26,2015
霸凌與自由的關係
這幾天掀起兩股均與「網路言論」相關的波瀾,一為引人發哂的炎亞綸「地震說」,一為楊又穎自殺事件。若我們靜心觀察,「網路力量」在兩件事件所起的推波助瀾之效大同小異,但引發的迴響竟大相逕庭,如我們很自然地調侃炎亞綸的無知,作為茶餘飯後的玩笑話,而面對楊又穎的死亡時卻又噤若寒蟬,乃或「突然」覺醒應該節制言論自由,杜絕再一次的「網路霸凌」。說真的,這只是矯情地粉飾太平,若我們不能確切分辨霸凌與自由的關係時...
西區老二
4 月 25,2015
網路實名是萬靈丹嗎?
楊又穎自殺事件從媒體將職場霸凌偷渡概念為網路霸凌,到藝人表態將事件原因歸咎於「台灣言論太自由」,鋪梗鋪了這麼久,終於讓政治人物也有機會出來拔梗測風向,部分國民黨立委乃至黨主席朱立倫、總統馬英九,相繼發表應透過立法手段設專法管制或請法務部注意相關問題等。其中,中國官方宣布於今年一月全面實行的「網路實名制」,突然成為討論的焦點。 網路實名制,...
4 月 25,2015
西區老二
作者字耕農,左手寫詩,右手填詞。台大法律系學士、研究生。曾獲台大文學獎、宗教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各報社論及專欄作者,以詩筆書寫社會,使好人興奮、壞人羞恥,這種既興奮又羞恥的感覺,大法官謂之猥褻,故有「猥褻詩人」之稱。
文化研究
曾明財
4 月 25,2015
【眷村想想】 終身俸
四十五歲的老爸在空軍任職二十八年,於1973年申請退伍獲准,很幸運享有終身俸待遇,至今八十五歲,每個月平均有兩萬一千多元收入。 老爸資歷是從1946年算起,以「上士」退伍,他曾很不好意思的說:「算一算,領終身俸的年份,竟然比任職年資還高呢!」 老爸過去經常抨擊軍公教退休金18%高利息政策,對國民黨政府特別照顧外省老芋仔福利更忿忿不平。當年退伍時,...
書評書介
林唯莉
4 月 25,2015
【書評書介】存在的意義 ─談《灣生回家》
書名:《灣生回家》 作者:田中實加 初版:2014年10月1日 近年來,「灣生」這個被日本和中華民國雙雙遺棄的歷史人球,逐漸受到注意。包括郭強生的長篇小說《惑鄉之人》(2012)、由鐵支路創作體推出的舞臺劇《灣生回家》(2014),以及本書暨不久後即將上映的同名紀錄片。「灣生」凸顯出台灣殖民地史的駁雜性,是誰或不是誰、認同哪裡或不認同哪裡,始終是一則不斷與他者對話、...
書評書介
胡庭碩
4 月 24,2015
【書評書介】 我才不是什麼生命鬥士──個漸凍人的真情告白
書名:漸凍人生又怎樣 我胡庭碩,自己的人生自己扛! 作者:胡庭碩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 生命,是席推辭不了的鴻門宴;而活得燦爛,是讓自己好過點的一種選擇。 二十四歲,稚嫩如同條剛過水的毛巾,還濕漉漉地滴著青春。 若說如此年輕的我,真的能在紙上呈現出什麼,那說話的必定不是我,而是生命本身。 相信每個人一生,都被賦予了一個課題。...
4 月 24,2015
胡庭碩
作者為總統教育獎得主、100學年度升大學滿級分榜首、行政院青年顧問、香港大學青年創業智庫榮譽導師,目前是社會企業工作者。自幼罹患罕見疾病,卻不因行動障礙自我侷限,反而四處奔走,傳遞社會創新理念,激勵人們發覺自我價值,勇敢為世界承擔,共同為創造更好的社會付出。 演講主題囊括:志工服務學習、生命教育、夢想與實踐、挖掘自我熱情、青年返鄉、社會企業家精神、社會創新、社會設計、學習方法等,亦舉辦多場...
主權兩岸
林穎之
4 月 24,2015
【時事想想】 朱立倫是否「黃袍加身」?端視北京「加持」力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最近一直困擾的事情,就是走到哪裡都被問:選不選2016總統?有很多人在打賭他究竟會不會宣布參選,另外追加一盤,賭他總共會說出幾次「不選」。國民黨的接班戲碼,在「516」關鍵日前後應可逐漸清晰,屆時朱是否仍堅定不選,並非全無轉圜空間。 影響他最終決定的關鍵因素,除了藍營選民的高度期待,國民黨要鞏固立委選情的現實需求,得看北京是否大力「加持」,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仍須靠國民黨...
‹
…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