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教育文化
李公元
9月 03,2018
【春風化雨】孩子,你有勇氣到國外教中文嗎?
台灣暑假剛結束,卻讓我懷念起一群美國亞裔孩子,他們總共有8位,年紀最大15歲,最小卻只有6歲,在今年暑假,跟著葉台美老師,從美國舊金山坐飛機來到台灣。整整一個半月,他們先後在台灣四所學校,分別是高雄茂林國中、屏東新豐國小、宜蘭岳明國小、台北平等國小,每所學校都進行一週免費的「美語夏令營」教學活動,這是怎麼樣的一群大人跟小孩呢?為什麼他們願意做這樣的事情呢? 帶隊的葉台美老師,...
8 月 29,2018
郭吉清、廖德宗
郭吉清,高雄市人,一九五五年生。從小著迷於探險祕境,退休後常遊走於田野之間。文化大學影劇系畢,公務人員高考攝影職系榜首,曾任攝影教師、特約攝影記者、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技士、高雄縣文化局視覺藝術課課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編審、組長,並擔任高雄市圖書館分館主任至退休,現任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諮詢委員,是舊城西門最先定址者、「雙城古道」的踏查及命名者。
電影戲劇
畢慕瑜
8 月 27,2018
未來怎麼來?「未來的未來」的時間、道德與家
(本文內容可能涉及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日本導演細田守的新作《未來的未來》近日在台上映。如果從傳統電影的角度觀之,其實他並不特別吸引人,甚至有點無聊。仔細把劇情整理出來的話,會發現全部的故事「就只是」從主角小訊新出生的妹妹回家之後,父母的關愛都集中在妹妹「未來(ミライ)」的身上。小訊在幾次的「想像之旅」中遇到擬人化的家中寵物狗小悠、已經長成國中生的「未來」、小女孩年紀的母親、...
文化研究
王泓亮
8 月 23,2018
【男人想想】男孩情感二三事(三):情緒
我在「男人想想」的第一篇文章,曾分享過鋼鐵人的故事:五歲時,因為「男生不可以哭」而挨受的巴掌,讓這個男孩在往後的人生中,再也哭不出來。五歲的那一下,不會是他人生中的唯一一個巴掌;而鋼鐵人,也不是唯一一個有過類似遭遇的男孩。 他們學會戴上面具,將真正的情緒藏起來。久而久之,不只是身旁的人,就連自己可能都因此覺得,面具上的樣子,就是男性的真實人生。 「因為你是男生」、「因為我是男生...
8 月 22,2018
夢如
出生於韓國首爾。就讀於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曾任職於駐台北韓國代表部,當過韓國放送公司廣播電台(KBS Radio)的駐台北通訊員,住了台灣12年。現在在韓國的大學教中文。
環境經濟
蔡明芳
8 月 21,2018
【滬尾經濟學】從球員養成看健康的基本工資調整方式
八月十六日由勞、資、學、政四方組成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建議行政院自明年元旦起調升基本工資,其中,月薪調漲5%來到23,100,時薪則上漲7.14%達150元。這對於許多領取基本工資的受雇勞工或打工族群當然是一項福音。當然,對雇主而言,基本工資的調漲會造成其供給成本增加,對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出口依存度高的廠商。 近年來,台灣的基本工資或外國的最低工資都是往上調的趨勢...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飛非
8 月 21,2018
【想想影評】《翻轉教室》:讓「後來的他們」變得更好
近來大學指考分發放榜,今年台大有高達8成6的錄取學生來自「六都」,而一如往年,媒體上出現許多明星高中學生受訪的新聞,也有不少補教老師們樂於分享他們的高分教學秘訣。我想起十幾年前,自己也曾是一位就讀前三志願的高中生,亦參加過補習班裡指名「明星高中才能報名」的大學衝刺班,看著近來的新聞播報,不禁讓我思考一件事,當一位老師,到底是教「好學生」比較有挑戰性?還是把「學生教好」比較有成就感?...
8 月 21,2018
飛非
在電影圈工作,嗜寫影評之餘,最愛買樂透彩
8 月 20,2018
看看板工作小組
何信翰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露西亞(Russia)國家科學院文學博士,長期用心佇本土語文的復振運動。 Khng Pôetek Hoa-lian Tang-hôa Tāi-ha̍k Tâi-oân bûn-hòa hē kàu-siū. Iûⁿ Ún-giân Tâi-tiong kàu-io̍k tāi-ha̍k Tâi-oân gú-bûn ha̍k-hē hù-...
文化研究
陳威臣
8 月 19,2018
【鐵份補給】日本版阿里山林鐵--王滝村森林鐵道
台灣雖然僅有3萬6千平方公里,但卻有相當豐富的森林資源,也因此自日本時代開始,以現代技術逐步發展台灣的林業資源,造就了台灣的林業鐵道,也支持著大日本帝國的林業,以及戰後台灣的農業經濟。 事實上,自從阿里山森林鐵路開通之後,阿里山的森林開發模式,就成了當時日本國內的林業典範,對當時富國強兵政策的日本而言,不啻是一大助力。日本最早的森林鐵道,是位於青森縣的津輕森林鐵道,...
‹
…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
›